“鲜活的面容”与AI写作 丨人文天地·南海潮

袁昆
03-21 12:01
收录于专题:特区报·副刊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让文学为生活伴奏”是作家张建全在新著散文集《鲜活的面容》(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后记标题。近3年来,他还相继出版了散文集《我的商海往事》、中短篇小说集《那时深圳爱情》,显而易见,文学伴奏曲为他的写作生活以及读者的阅读生活平添了美妙的音韵。

有意思的是,当下的科技发展,促使人不得不与具备算力的AI角逐,AI从几年前的初具模型到如今DeepSeek的出现,AI已然进入更加智能和全新的时代。AI写作、AI文学写作能代替作家的创作吗?DeepSeek之后,中国当代作家还能泰然处之吗?

还是来读读作家张建全的这本散文集吧,他的带着浓郁自传色彩的作品,似乎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鲜活的面容》从饱含亲情的“乡土”“给女儿”篇章,到“军旅”“随想”“词话”,再到“游踪”“影谈”,人性、人性中的温暖、希望、快乐、失望、纠结、悲叹等等随处可见,其人其事的鲜活感弥漫全书。

作家从《废窑上的十里村》出发,描述了他的故乡如何从“窑上”到“店里”,再到“十里村”的演变,文字中似乎饱含了泥土的清香与嫩草花蕊上的露珠;《父亲的生意经》里,作家就是当年的那位乡村少年,父子的身影如素描画上的人物,一连串的平凡生活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当兵复员回乡务农的父亲,不断挑战自己的技能——打算盘的账房先生、缝纫机旁的裁缝、锅灶边的大厨、养蜜蜂的张叔、养猪养羊养兔养鸽养狗的父亲。文中写道:

我们村在白蟒原下,春夏季节鲜花烂漫。有一年,一个外地养蜜蜂的人路过我们村,见周围有花,就想住上几天。父亲热心帮助对方安顿下来,并把养蜂人当成远方来的朋友,几天下来,两个人就无话不谈了。在养蜂人的鼓励下,父亲也动了养蜂的念头。

父亲是个想做就做的人,不久,养蜂人要去别处赶花期,临走时留下了一小箱蜂,不知是父亲买的还是人家送的。

从此,父亲与守猪圈一样,整天守着他的养蜂箱子,看着蜜蜂飞去飞回,父亲的头摆个不停。父亲有时高兴地给我们描述他的发现,以及产了蜂蜜以后怎么样蘸着吃馒头、怎么样冲蜜蜂水喝……

中国的农民父亲,大多都有勤俭持家的品质,但张建全笔下的父亲,显然有着“这一个”的典型性。

回头再说AI写作,对于公文、论文而言,AI确实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而对于诗歌、散文、小说的写作,它只是一个大数据大信息的算力处理;但AI写作与作家创作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与一个工具式的非生命体之间的一道鸿沟,当然,AI可以替代淘汰平庸无个性的作家写作,但替代不了优秀有创造力的作家写作。对比《鲜活的面容》一书,什么样的AI能原创这样的散文呢?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工智能可以在几秒内生成符合格律的诗词,但这种“创作”,与李杜笔下流淌着“生命热度”的诗篇,有着本质区别。太白醉酒写就“云想衣裳花想容”时,笔尖浸润着对盛唐气象的切身感受;子美沉吟“万里悲秋常作客”时,墨痕里凝结着半生漂泊的血泪。这些诗行,是从诗人的血管里自然流淌出来的生命印记,而AI生成的文字不过是算法对千万文本碎片的重新编织。再准确的算法,永远计算不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背后那份椎心泣血的社会关怀,也模拟不出“仰天大笑出门去”那瞬间迸发的生命豪情。

DeepSeek之后,作家出路在哪里?AI其实是一种算力,它根据指令,用巨大的算力,搜集以往所有同类文体,然后进行组合,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更深度的思考,创作出比以往任何同类文体还要高级的文体。也就是说,只有忠于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与感知,就可以自然逃离DeepSeek圈。何况,别人是从江河湖海中钓鱼,DeepSeek只不过是从“桶里钓鱼”,它的蒸馏是指通过一个已经训练好的大模型(“小黄猫”)来指导一个小模型(“大灰猫”)的训练过程。

文学创作上,再高明强大的算力,也抵不过“吾手写吾心”的实在。再来看张建全的“游踪”篇里《巴伐利亚的魅影》一文中,写到莫扎特、茜茜公主曾光顾过的慕尼黑皇家啤酒馆时,他的富有动感的文字:

有中年女服务生,膀大腰圆。我们点了菜,她OK一声,把单子塞进衣间后扭头就走。只几分钟工夫,一只胳膊横着,驾着两个肘子,另一只手抓着两扎啤酒,“咚咚咚”就放桌子上。由于动作太大,啤酒沫外溢不少,她接着放一沓纸巾,就被另一桌客人叫走了。

那晚估计有上千人同时就餐,有乐队演奏,有手舞足蹈的客人,有在啤酒中加入生鸡蛋慢饮的情侣,也有满脸通红地吆喝着地酒鬼……我可见识了什么是德国啤酒馆!

这样的文字,没有格式,纯属原创,我相信AI是不会替代的。由此我想说,AI会淘汰一部分作家,但不会淘汰所有作家。也就是说,AI会“倒逼”作家们,它让你的眼睛学会发现鲜活的生活,学会鲜活的书写,呈现鲜活的作品,而AI在“鲜活面前”,自然会躬身后退。

读者的眼前,需要“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袁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