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住人口流动性大,社区居民间互动减少、情感淡化。近日,南园街道沙埔头社区党委直面这一痛点,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整合社区资源,发动居民、企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熟人社区”建设。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浸润、组建共治圈等创新举措,探索推行“熟人社区”治理模式,以“邻聚力”激活“自治力”,逐步构建起“见面打招呼、有事互相帮”的温暖社区生态。
党群焕新,激活邻里互动“纽带”
升级改造完成的共享厨房里,香气四溢,居民们围坐一起,兴致勃勃地制作茶果。在社区老协手艺人的耐心指导下,大家分工合作,有的专注地揉面,有的细心地包制馅料,共同烹饪出一道道美味佳肴。“现在的党群服务中心真是我们的好去处!”居民朱姐满心欢喜地说道,“这里的面积比以前大多了,环境也更加舒适。我们可以免费喝水、充电、看书,真是方便极了。特别是一楼新建的童梦航天馆,我孙子孙女特别喜欢去,他们还参加了哈工大教授讲的科学课堂,非常不错。”
沙埔头社区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历经半年的精心改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党群服务中心划分党建活动室、休闲交流区、儿童活动空间等多个功能区,居民在这里开展茶话会、跳舞唱歌、书画展示、谈论育儿经等活动,拉近彼此距离。
文化聚力,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结合传统节日与社区文化,沙埔头社区孕育特色文化品牌——“百姓大舞台”。通过搭建开放式的文化展示平台,鼓励居民自发参与文艺表演、才艺展示和文化交流,打破传统“台上演、台下看”的模式,倡导“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普通居民、文艺团队均可报名参与,表演融合歌舞、戏曲、器乐、朗诵、非遗展演等多种形式,展现社区多元文化特色。近日由沙埔头社区党委主办的“百姓大舞台”一周年汇报演出在南园小学东校区四楼礼堂举行,数百名居民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参演人员李阿姨表示:“大家通过一起排练舞蹈歌曲,同台演出,从点头之交变成了老朋友。”据悉,自去年3月份开始,于每周五下午如约在沙埔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百姓大舞台”特色文化惠民活动,至今已举办30余场,参演人员上千人次,吸引观众1万余人次。通过文化共融、情感共鸣、协作共创,沙埔头社区特色文化品牌“百姓大舞台”真正成为熟人社区的孵化器。
共治赋能,充实“熟人”互助力量
通过社区党委统筹组织,挖掘20余位社区能人,组织300余名居民志愿者,整合上级挂点部门、共建单位和社区商家企业等多方资源,成立社区服务志愿队,搭建互助平台创新性推出“专业赋能+情感联结+价值循环”模式。今年以来,服务志愿队共开展关爱邻里志愿活动200余次,为社区老人、行动不便者、新就业群体等群体送关怀、送温暖20余场,收集民生民意10余条,协助解决邻里矛盾100余件,实现从“松散志愿活动”到“可持续社区共治力量”的转型,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营造和谐共融的社区氛围。
沙埔头社区党委书记曾伟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熟人社区”品牌建设,激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活动,促进居民情谊。“我们希望让每个居民都能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