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创投机构同创伟业一日三投,抢滩机器人产业高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03-19 21:1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人工智能热潮涌动,机器人产业春风正劲,各路资本竞相入局,抢占高地。3月19日,国内知名创投机构深圳同创伟业一天内完成对霞智科技、数字华夏、中科第五纪三家机器人企业的战略投资,分别覆盖商用机器人、仿人表情交互机器人以及具身智能大模型三大赛道,代表了机器人产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创新力量。

“这三家企业代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的技术跃迁。”同创伟业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郑伟鹤表示,“我们非常看重团队在底层算法、核心部件和场景化落地中的突破能力,这正是构建中国机器人产业生态的关键节点”。

全产业链覆盖,同创伟业机器人生态图谱浮出水面

具体来看,同创伟业此次投资不仅凸显了其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趋势的前瞻洞察,也展现了“核心技术创新+场景化应用”双轮驱动的投资策略。

霞智科技作为中兴发展旗下人工智能总部,依托团队技术研发经验及海外渠道优势,专注于商用服务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产品已覆盖清洁消杀、工业仓储等多场景,通过模块化设计和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大幅降低商用机器人部署成本,成为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推动者。

数字华夏作为智元机器人生态的一部分,深耕具身智能领域,打造了集多模态感知、情感计算与垂域智能于一体的交互系统,可实时解析环境信息与用户意图,赋予机器人“类人化”决策能力,目前已在家用服务、教育陪伴等场景实现商业化突破。

中科第五纪则云集了来自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机器人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两大机器人及多模态具身大模型核心团队的力量,以自研通用执行末端和物理底座平台为核心,推出工业级具身工作站及通用智身机器人,其产品通过柔性抓取、高精度定位和自适应学习能力,解决了复杂工业场景中机器人灵活替代人力的难题,助力智能制造向“无人化、自适应”演进。

实际上,作为国内领先的科技投资机构,同创伟业早在2015年便开始布局机器人赛道,迄今已投资超过3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形成覆盖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投资生态,构建起从核心部件、技术层、整机、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矩阵。

在核心部件层,同创伟业投资了埃科光电、纳境科技、创米数联、成都光创联等视觉感知企业,布局了如安培龙、陶世智能、华翼动力、清川智能、科伺智能等包含传感器、减速器、电机等运动控制类企业,柏川数据、学泰科技等人机交互类企业,这些关键技术夯实了机器人“眼、手、脑”能力基座。在垂直场景层,深度渗透工业、医疗、建筑、海洋、文化、绿色环保等领域,投资了天智航、行健智能、鳍源科技、大漠大、中航创世、坎特拉、飞步科技、无疆技术、海创时代、罗伯特医疗、米塔机器人、湃特纳、长曜创新等多家机器人应用企业,推动机器人从“替代人力”向“创造新生产力”跃迁。

而此次投资的三家企业将与同创伟业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正式构建起从核心零部件到垂直应用的全链条覆盖,以资本之力全面助推AI智能体的创新突破。

郑伟鹤表示:“机器人产业已进入‘AI+场景’双爆发周期。我们的投资逻辑从早期聚焦单一技术突破,转向构建产业链协同生态,既需要‘螺丝钉式’的核心技术企业,也需要‘让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系统级专家。”

资本灌溉技术土壤,耐心陪伴创新企业长跑

作为2025年以来备受瞩目的新赛道,人形机器人以其颠覆性的应用潜能,勾勒出智能体深度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未来图景。“机器人产业的未来话语权之争,本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较量。”郑伟鹤认为,在这场“AI+机器人”的全球科技竞速中,中国正以独特的创新范式破局,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创投”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

“同创伟业十年深耕,实现了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投资布局,目前生态网络延伸至具身智能、柔性协作等前沿领域。”郑伟鹤表示,伴随着一批年轻创业者带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工具走到行业前列,全新的、具有新一代中国特色的“中国智能”一定会脱颖而出。 “作为科技投资,我们要做的事情很朴素,用资本灌溉技术土壤,让中国的机器人企业不仅能造出比肩国际的精密关节和算法,还力求能打造出定义行业的技术标准。这条路或许需要很长时间,但我们有耐心陪伴创新企业长跑”。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亚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