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与基因产业快速发展,深圳该如何抢抓机遇?今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王明军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表示,深圳虽然较早布局细胞与基因产业,但现有的支持还远远不够,建议加快成立产业专项救助基金,引导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健康发展。
市人大代表王明军关注细胞与基因产业发展。
作为一名从事细胞免疫治疗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王明军对细胞与基因产业的发展动态十分关注。他发现,尽管深圳在细胞和基因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具有理论上的“先发优势”,但国内获批上市的6款CAR-T细胞产品中,没有一款由深圳企业生产制造。
“细胞与基因产业研发周期长、风险高,需要资本长期支持,但目前资本市场对该领域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王明军表示,从事细胞与基因行业的企业多为“重研发、轻资产”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当前处于“融资难、贷款也难”的被动局面。深圳针对细胞与基因产业已有相关政策支持,但在面对“高科技、高投入、长周期”的行业特点与“风险高、抵押物不足、评估难度大”的现实困境时,现有支持举措远远不够。
因此,王明军建议,由市科创局和市发改委牵头,市区联动,对现有从事细胞与基因产业的企业进行梳理和甄别,提供稳定资金支持或政策支持帮助其走出困境。
同时,应加快推进“20+8”产业基金落地,优先投资支持深圳本土企业。政府部门要抓紧成立产业专项救助基金,引导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细胞与基因等未来产业健康发展。
此外,还要鼓励和引导在深央企、国企或上市公司,以各种形式与高科技民营企业开展业务合作或并购整合发展,弘扬新时代深圳精神,激发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激情,探索全新发展模式。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