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
希望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就是“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升
家长们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毕竟,自己淋过雨
便希望做孩子的撑伞人
01
5个维度观察孩子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孩子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整、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发展还没到可以跟我们很深入的沟通的程度,那我们可以具体从哪些方面观察识别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呢?
从这5个方面衡量:
⭕️ 认知:指的是孩子的一些语言、算术、推理、记忆、学习能力。
⭕️情绪:情绪快乐,与父母分开,有适度的安全感,不过分恐惧,逐渐学会控制负性情绪,不过分退缩。
⭕️行为:行为与年龄相符,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符合社会规范。
⭕️社交: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一起玩耍,发展出符合年龄水平的友谊。
⭕️运动: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正常。会奔跑,拍球,用勺子、筷子。
02
问题要分级,有些情况不用看医生
一些家长会发现自家孩子总有点“小毛病”,怀疑是不是孩子有心理障碍……
比如:
“孩子不肯上幼儿园,天天送去都哭”
“他/她在幼儿园坐不住,天天被老师投诉”
“孩子在幼儿园完全不讲话”
“都上幼儿园了还天天吃手指”
其实这些问题
不一定是心理障碍
儿童心理障碍主要分为三大类:
发育障碍
情绪障碍
行为障碍
我们首先明确
心理问题 ≠ 心理障碍
诊断需要结合孩子发生问题的
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断
心理障碍发生率
有文献报道,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大概为10-20%;3-6岁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6-37.2%。
大部分孩子都是适应发展良好的,可能在某个阶段会出现一些症状表现,达不到心理障碍的标准,及早的处理,很快就能回到适应发展良好的状态;
但如果孩子存在心理障碍,就需要家长和专业人员介入了。
常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分类
那有什么识别孩子心理问题的方法吗?
还真有,心理筛查就能做到!
03
深圳家长专属福利:免费心理筛查攻略
为了及早识别儿童心理问题,深圳市所有幼儿园每年都会在《深圳市妇幼安康工程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筛查与干预项目》支持下,开展在园儿童心理筛查。
主要通过父母问卷的形式进行初筛,依据国家卫健委的指导文件,使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在幼儿园开展心理问题的初筛。(*您可以通过文末的视频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筛查的题目)
不过,筛查不是诊断,每个筛查工具都有它的局限性。
如果您担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到医院进行咨询。当然,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看心理医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担心孩子会被贴上不好的标签……
心理科医生的工作不是“贴标签”,他们反而能协助您全方位了解您孩子,包括孩子的优势,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地方,以及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协助家庭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发育行为问题识别小工具
2.5岁-6岁孩子的家长们可参考
↓↓↓
预警征动画教学2岁半
▽
预警征动画教学3岁
▽
预警征动画教学4岁
▽
预警征动画教学5岁
▽
预警征动画教学6岁
▽
编辑 高原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