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特别报道丨权益类ETF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 创新品种频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03-10 19: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指数化投资生态持续优化,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年内股票行业ETF、主题ETF等吸金,权益类ETF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ETF创新品种也加速推出,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首批科创综指ETF等陆续面世。

指数化投资生态持续优化,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年内股票行业ETF、主题ETF等吸金,权益类ETF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ETF创新品种也加速推出,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首批科创综指ETF等陆续面世。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整体ETF市场净流出971.39亿元,其中股票型ETF净流出1018.64亿元;但其中的股票行业ETF、主题ETF受到资金青睐,分别净流入146.1亿元、126.63亿元。产品表现方面,整体ETF年内涨幅超5%,股票型ETF整体涨4.6%,其中的主题ETF与行业ETF分别涨6.96%、1.18%。

截至目前,全市场ETF共有1101只,合计规模为3.85万亿元,分别较去年末增加55只、3.33%。其中,股票型ETF有946只,较去年末增加46只;合计规模为3.05万亿元,占比近80%,较去年末增加2.06%。宽基依然规模占比较高,303只宽基合计规模超过2.14万亿元;389只主题ETF合计规模为4586.43亿元,较去年末增加了10.44%;119只行业ETF规模近2000亿元,较去年末增加6.57%。

单只基金方面,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与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年内资金净流入超50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吸金超36亿元,天弘机器人ETF、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易方达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ETF、富国中证A500ETF与华泰柏瑞光伏ETF吸金超20亿元。从规模上看,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最新规模接近3500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规模为2404.41亿元,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规模均超过1400亿元;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与南方中证1000ETF等规模均在500亿元之上。

年初,中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全面做优做强核心宽基股票ETF,进一步提升ETF产品的多样性和可投性,对成熟宽基指数产品实施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统筹注册安排。管理层着力推动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和比例提升,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工具和渠道。

近来创新型ETF不断面世。例如,今年1月10日,华夏基金和国泰基金旗下自由现金流ETF获批,为国内首批获批的自由现金流ETF,填补了市场上Smart Beta工具箱中自由现金流因子的空白。首批科创综指ETF在1月22日获批后,迅速于2月17日启动发行,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于1月成立,丰富了债券ETF产品线、提升了场内债券市场流动性,并为风险偏好稳健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差异化的场内投资工具。2月24日,多家基金公司集中上报首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中证A500指数产品版图有望进一步扩容。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建议“短期谨慎,中期乐观”。后续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重点是经济数据是否有进一步复苏。“如果经济进一步转暖,则风格上可能会逐渐往顺周期方向转移;如果没有,则高位题材板块可能继续上涨。”这个风格转换的时间点可能会发生在三月底、四月初左右的时间段。短期震荡后,小盘成长风格可能会持续到三月底,后续市场可能会短期调整,然后继续上涨。“从基金配置的角度,相对高位的板块,我们建议适量减配小盘成长类ETF;相对低位的板块,则推荐顺周期类ETF。”

上海证券分析师孙桂平指出,继2023年后,2024年底ETF数量和规模占公募基金的比例再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我国ETF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未来仍处在较快发展阶段。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