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360公司举行AI新品发布会,其演示“局部重绘”时所使用的示例图被指“盗图”自创作者通过AI绘图模型生成的图片。在这场风波中,360方否认“盗图”,当事人要求360方面进行公开道歉并赔偿1元。
3月7日,读特新闻记者从事件当事人,AI创作者DynamicWang(以下简称DW)处了解到事件最新进展:他于近日收到法院传票,360公司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并向他索赔10万元。“对于周鸿祎及360发布会未经授权使用我作品进行的‘图生图’二创行为,我会坚持依法维权。”DW表示。
360因演示AI局部重绘陷入“盗图”风波
360公司“盗图”风波始于去年6月6日。在360 AI新品发布会上,创始人周鸿祎在演示360 AI浏览器“局部重绘”功能时,调用了一张女性古装写真图片,并以“性感”为提示词,框选了图中女性的胸部让AI进行重绘。
同年6月8日,名为“DynamicWang”的AI创作者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剑指360“盗图”。DW指出,该女性古装写真是通过重绘其原图得到的,而原图是他使用其本人训练、调试的AI绘图模型生成的。
DW社交平台账号截图。
最左边是DW通过AI绘图模型生成的图片,最右边是360 AI发布会陷入“盗图”风波的图片。受访者供图
读特新闻记者了解到,上述AI绘图模型为AWPortrait1.2,由DW发布在国内AI创作平台LiblibiAI,目前更新到1.4版本。在模型使用协议中,DW写道,企业用户如需使用本模型,均需购买本模型的商业授权。
AI绘图模型AWPortrait的使用协议,截图来自LiblibiAI网站。
同年6月11日,360集团副总裁梁志辉在朋友圈否认“盗图”,并且提到DW要求10倍价格购买商业授权,超出认知范畴,愿意诉诸法律,公开讨论AI生图的版权问题。
当时,记者从DW提供的微信截图中看到,梁志辉在公开发声前,曾和相关同事于6月8日下午联系DW。梁志辉在微信中向DW表示歉意并表示,是业务负责人在发布会的时候找了一张图片做示例,时间紧急未能及时关注来源,将尽快补上商业授权采购。后续,双方因赔偿金额和商业授权采购价格产生分歧。
对于梁志辉公开回应中所提到的“10倍价格”,DW曾向记者解释,是360先提出以4499元购买模型授权,“我曾为中小创业公司提供大模型商业授权,价格是4499元,但360作为上市公司,这一授权价格不合理。”
此外,DW表示,赔偿和道歉是前提,购买模型授权合作是后话。在赔偿、道歉后,360公司如果后续还要采买该大模型,是10倍的价格。至于赔偿金额,DW6月12日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要求“赔偿金额1元”。
(详见此前报道《当事人再回应360 AI版权生图争议:提出商业授权采购的是360丨大公司》)
当事人被诉侵犯名誉权
这一事件于近日迎来新进展。3月7日晚上,记者从DW处获悉,他于近日收到天津法院的传票。360公司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对其进行起诉,要求他在个人社交媒体主页公开道歉、消除影响,持续一个月,并且要求他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10万元。
起诉状中的诉求请求部分,受访者供图。
在相关声明中,DW分别就案件管辖权、360要求赔偿10万元的依据,以及360方曾表示“愿依法解决版权争议”却又提起名誉权纠纷的做法,向360公司发出“三问”。
DW在声明中重申了诉求:“对于周鸿祎及360发布会未经授权使用我作品进行的‘图生图’二创行为,我会坚持依法维权;对于名誉权侵权的不实指控,我也绝不会被迫认下我没有说过的话。”他表示,期待通过司法途径澄清事实,期待回归真正的版权议题探讨。
根据传票,案件将于3月13日开庭审理。
此外,记者获悉,DW已于去年8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对360公司提起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的诉讼。
“重绘算不算抄袭?图生图算不算侵犯原作者的合法权益?AI时代‘二创’的边界到底在哪里?”DW认为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是目前千千万万创作者会面临的困境。
读特新闻记者尝试联系360公司核实相关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AI生图版权归谁?律师:要看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
AI生图的版权究竟归属于谁?此前,读特新闻记者曾就这一话题采访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记源律师。
高记源表示,目前较多AIGC应用公司,使用的是他人提供的模型接口,生成的内容至少有四个可能的归属:素材作者,即用于训练大模型的素材、语料的原始作者,大模型制造者、开发者,应用公司,操作应用的用户。“后三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用户协议的约定,而是否会侵犯素材作者的权利,仍需要比对训练素材与最终输出结果之间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
“AIGC只是更换了创作方式。”高记源告诉记者,界定AIGC是否侵权在现行法律未作相应修改的情况下,仍然应当使用传统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判定标准进行裁量,著作权考虑“接触与实质性相似”判断标准,技术专利考虑全面落入原则。目前主要的难点在于,生成的大模型太过复杂,如果专利保护的是大模型的算法,在举证和侵权比对上会有较大的难题。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发现,目前已有AI生图版权的相关判例。其中在今年2月,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审结的一起“AI生成图被侵权”的著作权纠纷案中,创作者王某使用AI生成的国风图片被某科技公司用于广告宣传。法院认定王某通过关键词调整、参数设置等体现个性化表达,作品具有独创性,判决科技公司赔偿王某4000元。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伊诺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