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AI新品发布会盗图”一事仍在持续发酵。6月12日,事件当事人、AIGC创作者DynamicWang在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是360方面提出以4499元进行商业授权采购,他认为这一价格不合理。DynamicWang透露,目前正在和律师沟通具体事宜,适时将公开与360团队通话录音及录屏。截至发稿,360方面未作出进一步回应。
当事人回应:赔偿和道歉是前提,购买模型授权合作是后话
360公司在6月6日举行了AI新品发布会。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演示 360AI浏览器“局部重绘”功能时,让后台工作人员调用了一张女性古装写真图片,并以“性感”为提示词,框选了图中女性某个部位让 AI 进行重绘。6月8日,DynamicWang 发文称360 发布会“局部重绘”演示盗用了他通过 AI 绘图模型生成的图片。
针对此事,360副总裁梁志辉6月11日晚间在朋友圈发文,“上周的发布会我们演示了360AI浏览器里的局部重绘功能,有模型作者说我们盗原图使用,我把两张图都贴出来,是不是原图一目了然。10倍价格购买超出了我们认知范畴,我们愿意诉诸法律,公开讨论AI生图的版权问题”。(此前报道:周鸿祎遭AI创作者10倍“索赔”?最新回应→)
对于梁志辉的回应内容,DynamicWang在社交平台上质疑,表示提出商业授权采购的是360,并非他自己,并且赔偿针对的是360的侵权行为。
DynamicWang向读特新闻记者提供的群聊截图
读特新闻记者在DynamicWang提供的聊天记录中看到,6月8日下午,360市场部和AI产品负责人联系了他,并提出补上版权费。在群聊中,梁志辉向DynamicWang表示抱歉,并说“发布会的时候找了一张照片做示例,时间紧急没来得及关注来源。我们尽快补上商业授权采购。后面也希望能跟你展开更进一步的合作。”
DynamicWang向读特新闻记者提供的群聊截图
DynamicWang告诉读特新闻记者,6月9日,360方面与他进行了沟通,内容是关于道歉、赔偿和商业授权,但双方并未达成共识,10倍价格购买模型是此次通话中涉及的内容。
DynamicWang解释,他曾为中小创业公司提供大模型商业授权,价格是4499元。360公司在小红书上看到了这一信息,因此提出以4499元购买模型授权。但他认为,360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这一授权价格不合理。双方因此产生分歧。
DynamicWang进一步表示,赔偿和道歉是前提,购买模型授权合作是后话,在赔偿、道歉后,360公司如果后续还要采买该大模型,是10倍的价格。至于赔偿金额,DynamicWang表示:“是1块钱还是10块钱还是100都可以,至少是针对侵权行为的赔偿,而不是否认侵权。”
360与DynamicWang在6月9日进行了语音沟通,截图由DynamicWang提供
在此之后,梁志辉未在群里再对此事作回应。6月10日,360市场部同事向DynamicWang表示将有其他同事接洽处理此事后,没有360公司同事再私下联系过当事人。读特新闻记者尝试联系360公司,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梁志辉对“360AI新品发布会盗图”一事的回应全文
AI生图版权归谁?律师:要看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
AI生图的版权究竟归属于谁?此前,读特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记源律师。
高记源表示,目前较多AIGC应用公司,使用的是他人提供的模型接口,生成的内容至少有四个可能的归属:素材作者,即用于训练大模型的素材、语料的原始作者,大模型制造者、开发者,应用公司,操作应用的用户。“后三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用户协议的约定,而是否会侵犯素材作者的权利,仍需要比对训练素材与最终输出结果之间是否构成实质性相似。”
“AIGC只是更换了创作方式。”高记源告诉记者,界定AIGC是否侵权在现行法律未作相应修改的情况下,仍然应当使用传统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判定标准进行裁量,著作权考虑“接触与实质性相似”判断标准,技术专利考虑全面落入原则。目前主要的难点在于,生成的大模型太过复杂,如果专利保护的是大模型的算法,在举证和侵权比对上会有较大的难题。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都对AI/AIGC的应用做出了限制,除了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AI/AIGC在生成内容上很容易造成虚假、误导性信息,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进行诈骗。”高记源表示,在现行制度下,为了合规,在生成内容后,还是需要人工复核检验,并且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识。
高记源进一步提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著作权法可能会进行修改,比如将训练模型的过程纳入合理使用的范畴,但是要求输出的结果不能构成侵权。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