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起势,福田低空经济加速腾飞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文 刘真/视频
03-06 00:0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Citywalk升级为Cityfly

3月5日,伴随着数台无人机缓缓起飞,红布揭开,位于华强北步行街上的“福田之翼”鹏城低空无人机展示中心正式启用。活动同时宣布“鹏城低空 福田腾飞”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启航。

近年来,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区积极响应市委部署,将低空经济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锚定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典范城区的目标,福田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能级提升和应用场景拓展,积极抢滩低空“新蓝海”,加速布局“天空之城”。

再添新“翼”,引领低空“新未来”

占地400平方米的“福田之翼”展厅位于华强北步行街主街入口、深南大道北侧,是华强北曝光率最高的黄金位置。

智能载人飞碟、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自转旋翼机……随着中心在华强北赛格广场正式揭牌,展厅内一批造型酷炫、技术前沿的“硬核”航空飞行器集体亮相。流线型机身、未来感座舱,引得游人纷纷驻足,客商频频询价,展厅内人流涌动,热度飙升。

近年来,面对传统电子市场增长放缓的挑战,华强北主动求新求变,于去年提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带目标,并加速开展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无人机协会会长刘立波看来,华强北发展低空经济恰逢其时,作为全球电子产业的关键枢纽,华强北不仅拥有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条,还具备电池、电机、飞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供应能力。此外,华强北街区日均人流量高达100万人次,其中来自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客流超过7000人次,汇聚了34家金融机构、200多家物流企业,无论人气、商贸持续保持“顶流”。

“华强北聚集着超10万家电子商户、年交易额超2000亿元,我们将把这些优势转化为低空经济指数级增长的引擎。”刘立波说。

华强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落地全国首家全产业链无人机设备选品中心的基础上,华强北进一步集结了全产业链关键节点,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低空经济创新生态闭环。

随着展示中心等纷纷落地,华强北正加速构建涵盖研发制造、展示交易、金融服务等低空经济产业全要素,不断拓展延伸产业版图。

活动现场,多弗国际、中铁建、中国移动、深铁信号、广州亿航等多家企业现场签署合作协议。此外,低空服务站、深圳大学经济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华强北)等重磅项目宣布落地启用,加上此前落地的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多方机构将加强产业集群培育,携手打造“技术-资本-场景”的良性循环。

此外,记者获悉,面对百万级专业人才缺口,华强北将采用政企共建方式,携手低空培训机构培养万名无人机“飞手”,吸引更多人才与企业投身低空经济领域,助力福田区低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引领城市迈向新的发展高度。

配套完善,提升低空“硬实力”

从华强北加快打造“天空之城”先行示范街区,可以看出福田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与前瞻布局。

低空经济,一端连接制造业,一端融入数字经济与新消费业态,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必须发力竞逐这个推动产业升级、激发消费潜能的“黄金赛道”。要支撑低空经济的多元应用,离不开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对福田而言,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善的产业配套和旺盛的创新活力,正是点燃低空经济引擎的关键。

低空经济“飞”于空中,根基却在“地”上。近年来,福田区在低空配套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为构建空中交通先发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获悉,截至目前,福田区已建成各类起降点68个。其中,直升机起降平台中6座为备案直升机场,占深圳备案直升机场数量的近三成。凭借密集的起降点布局和备案数量,福田区在全市排名领先,已形成以CBD为核心的低空目视飞行网络。

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福田区同样持续领跑。目前,福田已建成并开通7000余个5G基站,成为全球首个5G独立组网全覆盖的中心区,获批全国唯一国家级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同时,福田区已建成超过3700根多功能智能杆,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区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试点建成全国首张1.4GHz低空经济通信专网,单基站网络覆盖半径超10公里。在专网支持下,视频回传清晰度和流畅度显著提升,8M视频码流实现通信与控制距离提高217%,为无人机稳定飞行和高效作业提供有力支撑,助推低空交通从规划蓝图走向实际运行。

2025年,福田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先行区和枢纽区。年底,福田区低空起降点有望突破100个。以福田为中心的大湾区低空出行与物流配送体系逐渐形成,将进一步完善大湾区低空出行网络,让低空飞行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补充,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

乘风起势,激活低空“新场景”

坐在公园中,咖啡外卖“从天而降”;道路拥挤,打个“飞的”去看海;Citywalk升级为Cityfly,在蔚蓝的天幕下,以全新的视角领略城市的无限风光……

随着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低空+”创新服务正在多个领域激活福田城区新活力。

2024年4月,深圳首条市属公园无人机配送航线落地福田中心公园,随后莲花山公园、笔架山体育公园等多个公园相继开通航线,标志着中心城区低空物流的突破。同年10月,国内首条口岸场景无人机配送航线在福田口岸开通,市民下单后最快10分钟即可取餐,为口岸商圈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截至目前,福田区各类低空物流航线已累计飞行超2.6万架次,相较传统模式提效近40%。在商业物流领域,去年9月,顺丰联合深铁集团在福田高铁站推出全国首个轨道物流驿站,打造“无人机+轨道物流”联运体系,实现从快递员取件到地铁配送的无缝衔接,不仅缩短集货时间50%,更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去年11月,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小微服务站落地福田,集成无人机起降、充电、仓储等功能,并配备冷链设施,提升生鲜食品、药品配送能力,为低空物流“最后一公里”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完善城市低空物流网络。

低空经济还深度融入城市治理。福田率先打造全市首个街道级低空巡检网络,覆盖河道巡航、道路巡查、工地监管等场景,实现10个街道巡查全覆盖。基于此,福田建立全市首个街道全域治理指数体系,联通30多个政务系统,提高城市管理精度。数据显示,低空巡检网络每年节省7至8个人力工作量,航线累计飞行超4000架次,居民满意度提升20%。

竞逐天空之城,一系列着眼未来的部署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福田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庞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福田正构建“东、西、南、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的低空经济格局。东翼依托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打造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选品中心和展示交易中心;西翼规划建设未来交通综合运营中心;南部借助河套国际科研平台助力低空前沿技术突破,并创新推出深港跨境低空应用场景;北部在梅彩深圳智谷以低空经济生态融合产业园为载体,引进链上企业及机构。

同时,她表示,福田将积极探索“总部研发+飞地制造”模式,并推动低空经济与金融、商贸等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共享的低空经济生态圈,助力深圳在低空经济赛道抢占全球制高点。

编辑 李璐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文 刘真/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