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引香港各界人士热议反响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
03-03 17:1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前海将成为香港拓展更大发展空间的关键支点

近日,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前海管理局印发实施的《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引发香港各界人士热议反响。他们纷纷表示,《行动方案》从前海打造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的战略定位出发,从多个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将成为新的制度创新试验田、产业协同加速器,以及民生融合的桥梁。该方案通过制度创新,为香港企业和人才营造“类香港”的发展环境,降低他们进入内地市场的成本和门槛,成为香港拓展更大发展空间的关键支点。

前海在深港合作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是港人港企北上内地的“首选地”和“第一站”

第十四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冼汉迪表示,前海在深港合作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是港人港企北上内地的“首选地”和“第一站”,能够充分与香港进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例,深港在新兴产业合作潜力巨大。香港在资本和国际市场有优势,深圳在技术和研发上有特长,可通过技术与资本协同、生产与市场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探索打造深港共创 IP。”

冼汉迪透露,目前,他正在跟前海商讨成立新一级基金,希望通过资本引导,支持香港硬科技与深圳携手孵化更多新产业和新技术落地,助力香港青年发挥技术优势,开拓更广阔市场。

“《行动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深港合作已进入深度融合的发展新阶段,该方案涵盖医疗、产业等多领域,是更加全面的合作模式,未来深港两地的合作道路也将更加宽广。”去年底被聘任为前海管理局首席港澳联络专家黄梓谦认为,开发前海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黄梓谦表示,期望通过《行动方案》向香港各界传达前海对全面加强与香港合作的决心,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挖掘更多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领域之间的深港合作需求、创造更多深港共赢的机遇,让前海和香港一起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贡献更大力量。

代表委员建言前海:期待前海与香港在更广领域实现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梁美芬表示,她一直关注前海的发展,曾作为前海法院的专家调解员参与过跨境商事纠纷案件处理,可适用普通法完成调解,效率之高让人印象深刻。梁美芬表示,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前海已建立全国首个域外法适用体系并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下一步可以考虑进一步发挥前海在法治建设方面的优势。

“《行动方案》中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演艺团体在前海演出等措施,为深港文化协同创新提供发展空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莫华伦先生提出,前海国际人才港可为符合条件的香港商协会提供免费的入驻空间,他担任主席的中国音乐家协会香港分会马上要入驻前海。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创会主席、锡兰集团董事长凌俊杰先生表示,《行动方案》中提及深入实施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1510”发展模式,真金白银助香港创业青年圆梦,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作为香港菁英会前主席,过去多年持续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保持紧密合作,每年推荐10多个团队到前海落地。目前,香港已经有世界百强的大学与前海共建研发中心,他认为这将大大促进深港产学研合作,可充分发挥香港学术研发能力及深圳产业链优势。

2025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是前海合作区成立十五周年,也是深港合作迈入新阶段的关键时间节点,在此背景下,前海推出《行动方案》,引领深港合作迈向新阶段。截至目前,前海累计拥有注册港企近万家。前海梦工场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892家,前海参与的香港项目累计达2500个,累计发放香港青年扶持政策3.5亿元人民币。前海已实现工程建设、涉税服务、文化旅游领域等25类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香港在前海提供的政务服务超过70项,前海的“港澳e站通”在香港提供内地政务服务368项。

编辑 李斌 审读 刘彦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