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筑“梦”|前海梦工场莫伟轩:将前海梦工场打造为深港深度融合的“最佳桥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 实习生 王晨雯
2024-12-30 16: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在前海梦工场投入运营10周年之际,今年7月,前海梦工场发布招聘公告,面向全球公开选聘港籍高管团队,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企业发展部等多个关键职位,莫伟轩就是在此背景下首位上任的梦工场运营公司港籍总经理,他曾在香港科技园公司任职多年,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带领团队设立多个初创支持计划、创投基金及企业创新项目等。

记者近日走进莫伟轩的办公室,办公桌右上角,数份文件从下往上依次排开。他习惯用繁体字和英文进行标记,在与记者交谈时,也操持着一口浓浓“港普”,有时还会蹦出一些英文词汇。他对科研商业化,深圳和香港市场环境了解深入,在梦工场主持工作3个多月以来,莫伟轩更为频繁的往来深港两地,参与更多创新创业线下宣讲活动,积极为年轻科创者们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梦工场未来的发展,莫伟轩认为,前海梦工场不仅要聚焦物理空间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更要关注整个创新创业产业链和生态圈发展,未来将基于各类扶持香港企业和香港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搭建起内地与香港乃至全球创新创业深度融合的生态圈。

将前海梦工场打造为深港深度融合的“最佳桥梁”

深圳特区报:您个人此前的工作经历是什么,为何选择过来主持前海梦工场的工作,作为一名港籍管理者,将如何结合香港经验给梦工场带来资源和便利。

莫伟轩:目前我到前海梦工场大概有3个月左右,首先,深港合作是吸引我到梦工场的重要原因。我曾在香港科技园工作10年左右,对我来说,深圳跟香港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两地能够深度合作,那将是提高大湾区创新科技能力的重要一步。

其次,在我工作过程中接触到许多香港和海外的公司,他们都希望进入内地市场,我认为可以利用深圳前海,帮助这些企业在大湾区和内地市场推广,同时前海梦工场也可以成为大湾区和国内公司出海的桥梁。

最后,梦工场依托前海,对岸就是香港北部都会区,未来,北部都会区将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两地位置相近,目标契合,在科创能力上可以协同发展,希望梦工场能够加快合作步伐,建立起深港两地深度融合的桥梁。

深圳特区报:您认为深港两地在科创合作方面将如何协作,其中,梦工场将承担怎样的角色和分工?

莫伟轩:深港融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深港两地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优势,资源互补性强。

香港特别是高校的科研能力非常强,但香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科创人才存在缺口。粤港澳大湾区常住人口超8600万,市场规模庞大,特别是深圳和前海有大量科技人才和完善的产业链、生态链,因此可以通过前海把香港的企业带到大湾区和内地市场。

另外,大湾区企业在国内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需要开拓海外市场,无论是在市场推广还是资金融资方面,香港都是出海选择的第一站,所以我希望将梦工场打造成深港紧密合作的平台,帮助更多内地企业经香港在海外落地。

加快建设更具国际范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深圳特区报:我们看到梦工场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在不断完善,比如香港的餐饮品牌在逐步落地,那么您对梦工场的生态发展有怎样的感受和期望?

莫伟轩:香港品牌的进驻只是第一步,港企港人进入内地,需要相对熟悉的环境,因此为满足他们商务、生活、文化娱乐等需求,梦工场提供了多元化商业配套,咏藜园、永年士多等香港品牌相继入驻,营造港式氛围,打造深港优质生活圈“样板间”。

第二步,我希望从2025年开始,前海的环境和氛围会更加国际化。目前许多落地香港的外国公司,准备经过梦工场进入内地市场,也需要打造更利于国外企业融入的创业环境,所以梦工场第一步港风港味,第二步则需要“国际风”“国际味”。

同时,以我过去在香港了解企业的经验来看,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完善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前海在产业链和资金链等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我们也在致力于汇聚大湾区包括香港的优质高校资源,推动技术成果在前海落地,以获取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因此,我们不仅要聚焦物理空间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更要关注整个创新创业产业链和生态圈的发展。未来几年,我希望将梦工场搭建为和香港以及海外深度融合的生态圈。

深圳特区报:《前海规划》发布一周年以来,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为载体,各类国内外知名孵化运营机构不断入驻,港澳青年的创业扶持措施持续完善,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像您一样的港籍工作团队将承担哪些职责和使命,如何将前海打造为港澳居民就业创业,交流交往的新家园。

莫伟轩: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定位,梦工场的主要任务是服务香港企业和香港青年,因此要营造出帮助香港企业和香港青年深度融入氛围和环境。

自“1510模式”推出后,前海梦工场已开展三期深港联合公开遴选,目前已有66家企业成功通过深港两地专家联合评审,50%是偏硬科技的创业项目,以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为主。

首先我们要帮助企业和团队做大做强,打好发展基础。其次梦工场有许多扶持香港企业和香港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助推企业和青年找到工作机会和发展机遇。当香港企业和团队真正扎根到梦工场后,我们要把他们带向大湾区和国内不同的市场,帮助他们利用不同市场的优势,把事业越做越好。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 实习生 王晨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