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他把自家贫困村建成全国闻名旅游村
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视频
2020-09-20 21:58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茂德公。

对于许多湛江人来说,茂德公的名字如雷灌耳。不仅因为有一处雷派建筑茂德公大观园,还因为有雷州市首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茂德公鼓城,更因为有一个“辣酱还是公的香”的茂德公辣酱。

日前,“小康生活·幸福湛江——全国主流媒体湛江行”的记者们来到湛江市雷州,走进足荣村,走进大观园以及鼓城,用了一整天时间,倾听了解茂德公主人——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的陈宇,发扬和传承雷州文化的动人故事。

嫁接项目,注入文化内涵打造全国名村

在雷州半岛西南部,有一个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老村——足荣村。虽然村子有着3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却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用广东茂德公集团董事长陈宇的话说,就是个“五无”村庄:没名人,没名筑,没名事,没名物,没名景,就连大海也没有。

作为土生土长的足荣村人,陈宇对记者说:“这十年来,我不断在做嫁接。没有名人,我努力把爷爷打造成雷州的名人,我的目标是把爷爷‘茂德公’打造成湛江的名人,不期望能在全国出名。

“没有名筑,那些上了年份破破烂烂的建筑没有,但我可以盖,盖一栋就够了,现在我就盖了全国最大的雷派建筑‘三间屋’。在雷州,农民奋斗一辈子就是为了盖‘三间屋’,有钱没钱先盖‘三间屋’。‘三间屋’就是一字型的三间屋,中间是堂屋,供祖先的,两边房住人。几年后,有钱了,生孩子了,再在左右两边多加一间房,叫五房,这就叫‘三间五房’,可以不用建厨房、围墙,搭个棚就可以煮饭。几年后,又有钱了,两边可以‘伸手’出去再建,叫‘握手’,北方叫‘厢房’,就成了四合院式的住屋。

“我们现在也没什么名物,但我有辣椒酱,‘茂德公’辣椒酱至少小范围出名了,我们这些手工作坊可以逐步产业化,大家到这里,可以买到我的产品,可以看到我造出来的物产。

“没有名景,我们正在逐步打造了很多小景点。

“没有名事,我们就造事件,搞电影节、手作节等各种节,包括大妈广场舞等,搞旅游没有节不行的,我们慢慢地在提升。”

在这十多年里,他结合商业与文化,硬生生让大家“日日过节”,包括诗歌节,电影节、手作节,姥姥节、插秧节、收割节、菠萝蜜节、婚纱节等。目前,足荣村比较红火的活动有“足荣村方言电影节”“足荣村手作节”“电音节”“广场舞大赛”等。

为了让祖祖辈辈偏安一隅的村里人过上幸福生活,从2003年开始,陈宇先生先通过嫁接项目,把这片贫瘠地方借力文化的内涵,先后为该村出资近亿元进行村容村貌改造,并打造了茂德公大观园、昌公书局及木荣小筑等一系列人文景观,改造了足荣小学,建设多磨广场、足荣文化广场,修建环村路,建设德文化石雕走廊等文化景点,使足荣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成为雷州半岛有名文化旅游村,变成了一个被国家和社会认可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从2005年开始,足荣村先后被授予“湛江市生态示范村”、“湛江市特色文化村”、“生态文明村”、“先进自然村”、“湛江最美的村庄”等称号;2015年6月,被广东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广东名村”荣誉称号;2019年9月,被评为“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之特色村”;2019年10月,被评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020年9月,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打造出“南派手作复兴地”

在茂德公大观园广场上,一座巨大的牵手雕像静静矗立。

陈宇告诉记者,这是波兰艺术家根据茂德公夫妇早年的一张牵手照片雕塑而成,这尊牵手雕像是茂德公大观园的核心所在,也是“茂德公”品牌及陈宇立志回乡等一切故事的起源。

小时候在茂德公故居里,看到爷爷和叔叔阿姨们用竹子编织竹萝筐补贴家用,这样的场景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感恩于对回馈家乡的情节,才有了足荣村手作博物馆,一个把记录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当成使命的地方。

陈宇:“茂德(陈茂德)是我爷爷的名字,雷州半岛爷爷通称为‘公’。大观园建筑以爷爷奶奶当年居住的三间屋老宅为原型,放大24倍建成。”

十年前,事业有成的陈宇从珠三角回到家乡。为了改变足荣村落后面貌,陈宇在这里创下畅销全国的茂德公辣椒酱,将此地打造成为“南派辣酱发源地”;又利用雷州人家家户户都会编制篾箕箩筐或打造犁耙牛车,将茂德公大观园作为足荣村手作博物馆,保护传承雷州乡土手作工艺,以此打造出了“南派手作复兴地”。

走进大观园这座占地数千平方米的手作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门口一个巨大的竹编米筛屏风,寓意人间烟火。陈宇介绍说,这个竹筛既代表了村里原有的竹编手作传统,又说明陈列在此的手作物品是经过了此筛精心筛选的,比如雷州快要失传的葛布织造技艺、南渡河柴烧陶艺、石狗雕刻等等,每个细节都显示出了建造者的别具匠心。

手作博物馆一楼内有雷州石狗、醒狮、风筝、傩舞、鱼灯、花灯、木雕等;二楼是以南派手作为主的活态展示,同时也是雷州半岛面积最大、种类最全、设备最精良的手作体验坊;四楼手作展示体验馆展示的物件丰富多元,葛布、腊染、扎染、陶艺、风筝、大漆、烟斗、蒲织……包罗雷州半岛乃至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传统手作项目数十个,这些物件,都是在传统基础上改良的日用品,都因情怀洐生,带着生活的气息。

在馆内,记者看到雷州本土陶艺艺术家李小明正在手工制作“一把手壶”,“一把手壶”的独特设计工艺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证书。

据了解,李小明之前在从广州工作,为了能够实现复兴雷州窑,把失落的文明重新拾起来让它发光发亮的梦想,他追随陈宇回到雷州,希望能扎根于家乡的红土地,得到更好的发展。李小明说,现在已经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烧窑团队,他们有信心让雷州窑文化传承下去。

建造这个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大的乡村手作博物馆,没有钱做不成,没有情怀更做不成。陈宇告诉记者,雷州半岛的手作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手作种类多样,独具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手作渐渐淡出视野。建造手作博物馆就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传统工艺,让手作文化重焕光彩。

从2016年开始,茂德公集团每年都举办足荣村手作节,以手作历史沉淀深厚的足荣村为基地,搭建平台,力邀全国各地的手作艺人参加盛会,现场表演,各施才艺。

“我们举办手作节,就是希望企业搭台,匠人唱戏,进而做到人才振兴,产业振兴,乡村振兴。”陈宇说,办手作决不是展示一些手作品,用文化留住乡村的魂,用创业唤回年轻人的心,这才是其本意。

活化一个村子,必须要有产业支撑

其实,茂德公最出名的,还是茂德公辣椒酱。

“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说,活化一个村子,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最多只能称之为美丽乡村。”一直以来,陈宇一直都按照这个思路打造他的梦工厂,因此一定要给足荣村配上产品、产业,哪怕是手信、土特产也好。

陈宇说,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随着乡村的振兴,村民的观念已经改变,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振兴,更主要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振兴。现在的足荣村,已经变成可以代表湛江某一个类别的村子,比如手作,本来不属于足荣村的,很多村都有,但我们把它嫁接过来了,我们有了这个馆,每年都有手作节,足荣村就成了当然的手作村。

“我们现也在搞与小康有关的项目,就是酿造酱油。由于雷州半岛阳光充足,酿造过程可以晒足200天,酱油质量好。在村里,只要是愿意学的,我们可以教他们,让他们自己做酱油,经我们检验合格的,就回收,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全村只要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人做酱油,另外其他的做豆腐乳,足荣村真正的乡村旅游就有内容了。这是我们第二阶段要达到的目标。第一阶段是,要把大观园打造得足够出名,让更多的旅客都进来,先引流。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教村民,让他们都听我,但我可以做给他们看。外来游客多了,观念改变了,村民就会跟着你来做,我会扶持他做靠谱的民宿、农家乐。村民在家里至少可以炒两个菜吧,湛江出名的是鸭仔饭,做几个鸡、鸭菜,应该没问题的。东家看西家赚钱,很快就会跟上。今天就有16个旅游团进来,他们的消费水平还是很高的。除了游客,还有货郎进来收货,村民的一些鸭毛、鸡毛之类的杂货也可以卖出去。这几年来,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去年已经接近5万人次,今年受疫情影响,人数有所减少。我们的方向是坚定的,希望也在这里。”

陈宇特别强调地说:“我觉得,小康生活角度讲,关键是给村民打开了视野,观念提升了。我不是什么都给你搞好,把房子给你盖好,甚至把饭给你煮好,而是告诉你,这个方向应该这么走;告诉你,我们这个村可以成为雷州的名村,可以成为全国的示范村。这个更重要。扶贫要扶智,振兴更要振智。”

改变观念,让所有人致富

坐在茂德公大观园博物馆里的台阶上,陈茂给记者讲了他们村的故事,谈得最多的,就是观念的改变。

“2003年,我开始回乡办厂,当时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因为我们都讲雷州话,村里很多人都不会讲普通话,也不会讲广东话,像我这种普通话也是烂烂的,四五十岁的人再出去打工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想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就不用跑那么远,春节也不用那么挤。我们这个厂开了之后,解决了四五百人就业问题。农忙时,我们可以迁就一下农民,可以停工,等村民把稻谷割了,把甘蔗砍了,忙完了再回来上班。因为我们不是规范化的产业公司,平时,他们可以回家吃饭,也解决了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他可以住家里,也就是说,他剩下的工资,哪怕可能会比在东莞市上班少一点,但他从东莞来回车费、住房等各种费用算下来,其实剩下也没多少,在我这里剩得还多。”

陈宇说,现在村民的生活已明显比以前改观不少,盖了不少楼房,虽然不一定是因为他回来办厂才致富,但不能小看这点工资。

陈宇说:“是否小康,我觉得还是观念的问题,不要小看他这点工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不是靠这点工资让村民富起来,关键是观念改变之后,他们可以自己做些小本生意。我在村里起了示范作用,村里的老板就会多几个。

“记得我们当年读书,我是村里比较早考上大学的,读书我也算是个榜样,做生意赚了点钱也算是个榜样,这样就带动了村子。我们提了个口号,就是‘每家每户出一个大学生’。只要你家里考上一个大学生,他上班了,就业了,就能把弟妹们带出去,对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一些改变,这个是最根本性的一点:脱贫。如果我买头牛给他,或是我给个种子给他,他很快要返贫。所以,我不主张把钱给他。这么多年来,我们村里一直在做的是观念的改变。十年前,我在村里说,可以做旅游,当时是没人相信的。因这我们这个村,是个‘五无’村子。但现在,大家的观念都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编辑 董雯静

(作者:读特记者 刘秋伟 文/图/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