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拟赴港IPO 管线出售提升利润 外资禁止领域受关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02-20 08:5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2023年10月,恒瑞医药以NewCo模式与德国医药巨头默克签订授权协议,使公司去年二季度获得了一笔12.26亿元的对外授权收入,从而导致利润大增

医药龙头恒瑞医药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赴港上市,未来有望实现“A+H”两地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上周末,中国证监会要求恒瑞医药补充说明业务是否涉及外资禁止领域等事项。

中国证监会要求恒瑞医药补充说明公司及子公司业务是否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中的外资禁止领域业务,即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

此外,备案报告显示,恒瑞医药及部分子公司经营范围涉及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社会调查等外资禁止或限制领域。证监会要求公司说明相关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持有的牌照和资质情况,如果未实际开展且未持有相关牌照资质,请说明经营范围包括相关业务的合理性。

从业绩方面来看,2020年之前,恒瑞医药的营收、归母净利润一直在持续增长,表现相当亮眼。然而,2020年之后恒瑞医药业绩明显下滑。数据显示,2020-2022年,恒瑞医药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8亿元、45.3亿元、39.06亿元,净利润连续下降,以至于公司创始人孙飘扬在2021年回归公司“救火”。

随着业绩的下滑,恒瑞医药的股价也从2021年初的高峰一落千丈,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暴跌超70%。如今,恒瑞医药股价虽有所回升,但仅相当于历史高点的五成,去年公司股价仅上涨2%,明显跑输大盘,今年至今也未见起色。

恒瑞医药去年三季报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89亿元,同比增长18.67%,归母净利润46.20亿元,同比增长32.98%。虽然看起来公司业绩似乎不错,但并非来自公司的“卖药”利润,而是来自管线出售的收入到账。

所谓NewCo模式,即企业与海外资本合作成立新公司,然后授权产品管线给新公司,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未来的销售分成,同时也能持有新公司的股权,这样可顺利助推药企出海。

202310月,恒瑞医药以NewCo模式与德国医药巨头默克签订授权协议,使公司去年二季度获得了一笔12.26亿元的对外授权收入,从而导致利润大增。由于去年第三季度公司没有NewCo模式的收入,营收同比仅增长12.72%,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微增1.91%

去年5月中旬,恒瑞医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NewCo模式“卖给”了新成立的美国Hercules公司。恒瑞医药将获得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总计1.1亿美元,含销售分成的交易总价60亿美元。同时,恒瑞医药还将取得Hercules19.9%的股权,成为其股东之一。

从资金层面来看,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恒瑞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高达214.56亿元,似乎并不缺钱。

针对此次港股IPO,恒瑞医药表示,首先,H股上市可以有效扩大国际知名度。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其次,可以优化资本结构。通过 H 股发行获得新的融资渠道,为公司多元化融资提供助力;再者,可以增强全球化布局。香港上市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进一步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

不过,从市场对恒瑞医药赴港的反映来看,投资者似乎并不买账。去年129日晚,恒瑞医药宣布拟赴港上市,第二天即1210日,该股下跌2.53%。另外,去年1024日,市场曾传闻恒瑞医药拟赴港上市,当天股价一度跌超5%

(作者: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