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新书发布、第四届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启动仪式圆满落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02-16 14: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一场融合科技与人文的青少年科幻盛典拉开帷幕。

2月15日,在深圳福田区深科技城,一场融合科技与人文的青少年科幻盛典拉开帷幕。第三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新书首发、第四届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启动仪式举行,百余位科幻界大咖、教育先锋与文学新星共聚一堂,见证中国科幻新生代以笔为剑,执锋为光,点燃文明探索的星辰征途。

科幻文学是包含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人文意识、想象能力的综合体,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2021年,国内首个青少年科幻文学奖——“鲲鹏奖”从福田的校园启航。此后,福田区打造了全方位培育体系,设立大阅读研究所深耕校园文学教育;组建城市联盟拓展资源;举办科幻文学夏令营激发创意;启动“鲲鹏出海”推动国际传播,“鲲鹏奖”获得福田教育基金的支持,目前《太阳熄灭》电子版已经在海外出版发行,《触不可及》英文版也即将出版。践行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指示,助推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以及国际文化的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少年的科幻想象力。

自2021年创立以来,“鲲鹏奖”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收到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爱好者来稿近10万篇,评选产生大奖89个,入围奖1600余篇,出版获奖作品13部,其中《太阳熄灭》英文版电子书已经在海外出版发行,《触不可及》英文版也即将出版,“鲲鹏出海”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科幻创作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新书发布:星河浩瀚,少年执笔开新章

在新书发布环节,《涅槃》《陨星》《触不可及》《蓝色眼睛》《一二三四五号前来报到》《太阳熄灭》以及《夜空下的文明之火》等4部长篇作品和3部短篇作品合集正式亮相。同时,往届已出版6部作品经过封面设计、纸张升级等再次推出,也在此次新书发布会亮相,分别是《灯塔》《石碑》《首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合集》《远大征程》《起点》《第二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合集》。这些作品从数万篇投稿中脱颖而出,凝聚着青少年对未来世界的奇思妙想,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对未来的深刻思考。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性,更在科幻元素的细节设置上展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和科学素养,为青少年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感。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刘祚臣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见证了“鲲鹏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他表示,“鲲鹏奖”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青少年朋友的热情参与和评奖专家的鼎力支持。他强调,科幻文学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形式,而“鲲鹏奖”正是通过挖掘科幻出版潜力、培育优秀科幻作者,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的有力途径。

深圳市福田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长王巍表示,四年来,在市委宣传部和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福田率先构建以鲲鹏少年院为核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鲲鹏奖”已培育出众多优秀青少年科幻作者和文学作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科幻想象力。如今,“鲲鹏奖”不仅是文学奖项,更是福田教育融合人文与科学的生动实践,为青少年插上梦想的翅膀。她期待涌现出更多奇思妙想的作品,点燃青少年的科学热情,锤炼创新思维,让“鲲鹏奖”成为中国科学人文教育走向世界的一张闪亮名片。

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指出,科幻创作者应穿透技术表象,直击伦理盲区。青少年在创作中展现了对科技与人文的思辨意识,建立了独特的科技批判坐标系。他提到,当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认知图谱、文联的叙事工具箱、共青团的代际观察窗,与深圳的科技创新流发生反应,这里正在生成独特的创作酶——它既能催化硬核科技知识的文学转化,又能维持人文价值的酸碱度平衡。

著名科幻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董仁威指出,青少年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黄金时期,科幻文学为他们提供了探索未知、创造奇迹的广阔天地。新发布的科幻作品展现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青少年提供了灵感和参考。“鲲鹏奖”不仅是文学创作的平台,更是科学与文学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董仁威希望青少年在“鲲鹏奖”的舞台上描绘出未来世界的壮丽画卷,呼吁大家携手共进,推动科幻文学的繁荣发展。

连续三届“鲲鹏奖”获得者、《远大征程》和《太阳熄灭》的作者岑叶明认为,“鲲鹏奖”让不可能变为现实,科幻创作给予他无穷动力,科幻作家是前瞻者。他将借助“鲲鹏奖”的荣光,创作更多好作品,并感谢所有支持他的人。

未能亲临现场的科幻作家吴岩、韩松、何夕、海漄通过视频为“鲲鹏奖”送来祝福,同时对青少年深情寄语。

颁奖典礼:见证青少年科幻创作荣耀时刻

颁奖典礼现场,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终评委员会主任邱华栋从“鲲鹏奖”的历程、规格、宣传等方面总结了其取得的成绩,认为“鲲鹏奖”是文学与新质生产力融合的典型案例。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与校园科学文化建设结合,拓展学科边界;二是扩大征稿范围,增加科幻插画和AI短片征集;三是探索作品IP化和影视改编,推动出版融合。他强调“鲲鹏奖”在推动文学与科学携手前行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能够展现中国精神和民族生命力。

本届“鲲鹏奖”于2024年1月启动,征集作品题材广泛,涵盖星际探索、人工智能、生态未来等多个领域。评审工作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邱华栋亲自领衔,王泉根、吴岩等八位权威专家组成终评委员会,历经初评、复评、终评三轮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16个大奖、22个新秀奖和入围奖,“鲲鹏奖”组委会根据投稿和获奖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

颁奖典礼现场气氛热烈,嘉宾们依次为获奖者颁发证书。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奖、新秀奖、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依次揭晓。

以下为第四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的部分获奖名单:

中长篇小说组一等奖

《地球融化》 (王志轩)

短篇小说组一等奖

《时空跃迁》(杨程傲)

中长篇小说组二等奖

《冰原》 (曹畅) 《共同命运》 (史雨昂)

短篇小说组二等奖

《地球重置计划》 (陈昊祺) 《新桃源城》 (朱奕璇)

中长篇小说组 三等奖

《点燃宇宙尽头的篝火》 (刘冰馨) 《笑颜》 (刘喆)

《微光》 (梁家语) 《沉岸》 (李心怡)

《缸中之脑》 (刘昕雨)

短篇小说组 三等奖

《无尽的春天》 (王禹润) 《维度宇宙》 (陈禹同)

《耀变体之殇》 (吕珈瑶) 《时光之星》 (严婉如)

《不死鸟》 (卢希昊)

启动仪式:第五届“鲲鹏奖”扬帆起航

在颁奖典礼之后,第五届“鲲鹏奖”正式启动。深圳市福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二级巡视员章海蓉在致辞中提到,“鲲鹏奖”作为国内首个面向25岁以下青少年的科幻文学奖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还提到,第五届“鲲鹏奖”将在活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通过新增原创科幻插画和AI科幻短片等新赛道,助力科幻文学破圈跨界,提升青少年对“鲲鹏奖”的参与积极性。同时,“鲲鹏奖”还将加强出版发行和IP孵化支持,推动科幻文学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希望每一位怀揣星辰大海的少年,都能以笔为舟、以梦为帆,在‘鲲鹏奖’的舞台上书写新时代的科幻篇章!”

从校园到寰宇,“鲲鹏奖”以科幻为舟,载着少年们的奇思驶向文明深处。今日执笔写星河之人,终将成为明日宇宙的叙事者。在这里,每一段文字都是时空的坐标,每一次想象都是未来的伏笔。

(受访方供图)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林捷兴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