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远英德市黄花镇,风景如画的稻田边,十余辆车分列两旁,各种农特产品陈列有序,“摊主”热情吆喝,游客们穿行其中随心选购……近日,由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怡境文旅、广州汽车摩托运动协会等单位承办的“48小时发现清远·老广清游”公益助农自驾团上周启程。向北穿梭清远,用自己的“车尾箱”代购助农,助力全国消费扶贫月。据了解,本次自驾团采购的农产品金额超过万元,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扶贫助农中来。
“车尾箱”带货
乡村助农新尝试
今年9月是首届全国消费扶贫月,以“万企参与,亿人同行”为主题。“48小时发现清远·老广清游”系列活动积极探索“广清互帮、以旅助农”消费扶贫新模式。作为系列“网红团”活动之一,公益助农自驾团活动“旅游+体育+扶贫”三不误,车友们集结自驾,深度打卡清远特色景区和乡村,沿途还到英德九龙镇、黄花镇、连州丰阳镇、连山皇后山等地采购农产品,用自己的“车尾箱”为贫困乡村“带货”。
直播带货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但用“车尾箱”带货还是新鲜事。据主办方透露,自驾团原本计划一路自驾为清远乡镇捐赠物资的,但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是有局限的。为响应、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要求,助力消费扶贫月,自驾团尝试用另一种方式展开这次的旅程。

清远除了旅游资源丰富,更是广州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英德红茶、黄花山水腐竹、丰阳特色烤牛肉干……车友们一路自驾淘宝,将乡村特色产品装满了自己的车尾箱,更在英德黄花镇举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璞生活乡村市集”,打开车尾箱,摆摊售卖清远农特产品,并通过手机直播、现场宣传销售等方式,将各地特产通过自己的“车尾箱”运送给游客,带回城市去。
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采购过万元农产品
在黄花镇风景如画的稻田边,十余辆车分列两旁,车尾箱用彩色气球、灯饰打扮得blingbling的,各种农特产品陈列有序,“摊主”热情吆喝,游客们穿行其中随心选购,现场十分火爆,欢声笑语不断。与此同时,主播和旅游达人们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推介农特产品,让广大网友“云逛”市集,呼吁更多的游客通过“车尾箱”的形式参与乡村帮扶。
“市集”上最受欢迎的产品——西瓜,来自英德九龙镇贫困农户的瓜田。年近五旬的佐哥和妻子种植经营30亩西瓜田,凭此微薄收入维系一家9口人的生活。作为自驾助农采购的第一站,车友们亲自去到瓜田里选瓜摘瓜,一边选,一边吃,一边带货,不一会儿几百斤西瓜装满了“车尾箱”。佐哥对车友们深表感激,“大家不仅解决了我的西瓜销路问题,还帮我省去时间、运输等成本,非常感谢大家。”

广州汽摩协会常务副会长袁健雄表示,“48小时发现清远·老广清游”助农自驾团活动将旅游、体育和扶贫融于一体,既可以深入乡村,深度体验清远各地的风土人情,又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支持乡村建设,很好地践行了“以旅助农”消费扶贫理念,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自驾团采购的农产品金额已过万元。其中,怡境文旅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之一,通过微信群直播等形式,向1000多员工直播带货。据悉,怡境集团还将定点采购清远的农产品,为企业员工食堂、璞生活平台供货。
TOP30精品旅游线路
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自驾团途径的线路全程约800公里,符合“旺+淡,景+村”的设计原则,是“打拼在广州,放松去清远”的生动写照。长长的车队,醒目的“48小时发现清远”车标,化身广清双城互动的纽带,成为一条耀眼的风景线。
据了解,“48小时发现清远·老广清游”系列活动通过“旅游+”多元化产业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除了本次自驾团活动,还有30条“老广游清远”精品旅游线路及多条网红线路和特色活动,把游客吸引到了清远的美丽乡村。
近日,30条“老广游清远”精品旅游线路已正式发布,广州市民可以从连南千年瑶寨出发,感受瑶寨长桌宴的魅力;还可以从英西峰林徒步,穿越洞天仙境“小赵州桥、永丰祖庙等景点。
这些旅游路线由广清两地十余家旅行社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共创出来的,在原有清远旅游108条线路的基础上,遵循“以旺带淡,以景带村”的设计原则,重新为清远旅游组合设计的。而后,经过广东省知名旅游专家、教授、行业协会、扶贫干部等多方代表综合评审,评选出30条精品游线,引领更多广州人深入清远,带动旅游消费,对接农产品进城,以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宜 徐静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李凤荷
编辑 刘桂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