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委书记黄湘岳:南山走出“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新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李艳 实习生 范雅茹
02-06 11: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2月5日下午,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环节,深圳市南山区委书记黄湘岳表示,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南山面向河源市连平县和汕头市濠江区、南澳县3地,选派31名精兵强将,2年时间投入财政资金2.19亿元,带动国企和社会资金超36.7亿元。2年多的基层实践,南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产业横向帮扶协作的创新路径。

创新三大模式,浇灌产业协作发展沃土

推动产业振兴发展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也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

如何发挥“南山所长”,进一步健全帮扶协作机制?黄湘岳介绍,南山创新三大模式,推动横向对口帮扶协作取得扎实成效。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奔赴”,探索国企带动民企投资模式,让产业转得过去。为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南山发挥区属国企“打头阵”作用,自投资金26.7亿元,带动民企投资10亿元,打造了6个园区,提供空间近100万㎡。同时,南山梳理深圳、南山有“总部+基地”需求的企业清单,依托园区对外招商。

从“项目转移”到“带土培植”,复制南山营商环境,让园区企业稳得下来。南山不仅把企业的项目输送过来,更把发展的“土壤”也带过来,比如稳商政策,包括鼓励落户、引导募投项目定向投资、鼓励订单定向委托等。又如服务政策,按照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思路,打造共建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产业社群配套服务。以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为例,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叠加、利益共享”模式运作下,2024年落地投产项目11个,实现产值超12亿元。

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让园区企业强得起来。注重招大商、招好商、招优商,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引进全国行业头部企业维敏特公司落户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一跃成为当地制造业龙头企业,带动当地上下游企业发展。

做好“山、海、岛”文章,变地域特色为发展底色

总结经验,展望未来,黄湘岳表示,南山将突出“特色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规划做好“山、海、岛”3篇文章,让“产业兴”推动“百业兴”。

向山耕作,助力连平县讲好“山里的数字农文旅故事”。探索将连平县鹰嘴蜜桃园、深汇通(连平)农业产业园等打造成一批集农业体验、文化传播、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体。

向海图强,助力濠江区擘画“海边的工商并举蓝图”。濠江区坐拥国际海缆登陆站,可以发展远程运维、跨境电商等数字产业。南山将以“濠创园”为抓手,助力濠江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

向岛进军,助力南澳县谱写“岛上的全域旅游诗篇”。探索制定全岛旅游规划,推动港中旅黄花山森林公园扩产增投,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海岛”。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李艳 实习生 范雅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