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电影视效团队下场,VR大空间里的龙岗更“有意思”

晶报记者 李海若/文 受访者供图
01-26 08:05
收录于专题:晶报·特别报道

晶报

阳光媒体 非常新闻

摘要

随着VR大空间成为消费经济的新宠,曾经深耕电影领域的团队也加入进来,开拓新赛道。在深圳龙岗,主攻影视特效的洛克特曾以主创《哪吒之魔童降世》CG视效一战成名。最近,他们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打造了《源起华夏》VR大空间沉浸式探索剧场,融合了5D全息、大空间(LBE)体验技术、混合现实M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将元宇宙关键技术几乎全方位覆盖。当电影视效团队下场VR大空间,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眼下,对于热衷于追求体验消费的年轻人而言,戴上VR眼镜,来一场时空穿梭之旅,已不是什么新奇之事。

去年,在上海、成都、西安爆火的VR大空间项目《消失的法老》疯狂吸粉30万,打造了现象级文旅体验奇观。今年这一体验展也来到深圳,继续吸金。

随着VR大空间成为消费经济的新宠,曾经深耕电影领域的团队也加入进来,开拓新赛道。在深圳龙岗,主攻影视特效的洛克特曾以主创《哪吒之魔童降世》CG视效一战成名。而即将于大年初一上映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CG视效也同样出自他们之手。

最近,他们携手行业伙伴共同打造了《源起华夏》VR大空间沉浸式探索剧场,融合了5D全息、大空间(LBE)体验技术、混合现实MR、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将元宇宙关键技术几乎全方位覆盖。剧场在一个月前开业,即获得众多年轻人和亲子家庭的追捧与好口碑。

当电影视效团队下场VR大空间,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VR大空间尚处“跑马圈地”阶段

为何选择进入VR大空间赛道?洛克特视效创始人聂华军给出的答案非常现实直接,“因为周期短、回本快。”

他进一步解释,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投资要上亿,而一部VR大空间项目制作只要千万。在时间上,电影制作周期长,几年制作一部是常事,而VR大空间影片创作一部只要几个月左右时间即可完成。

除了制作周期,聂华军还算了一本运营帐。开一个电影院至少要投几百万到1000多万,而做VR大空间项目只需要投几十万到100多万,甚至在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开。若地段人流不错,各方面运营顺利,回本周期可能只要半年左右时间。

其实,早在前些年做电影特效的过程中,聂华军以视效导演的行业敏锐度已经预判了这一技术会应用到其它领域,也就是现在的数字文旅新消费场景。而正式进入到这一领域,是在去年3月份。从4月开始筹备制作,到当年7月完成内容制作,目前已经在全国以及新加坡12个城市加盟推出,春节期间都在加班赶工4个城市加盟店大年初一开业。可以说,相当的高效了。

因为是新赛道,投资较低回报快,当然不乏滥竽充数者。聂华军将目前的情形称为还在“跑马圈地”的初期阶段。

“我们不圈地,也不跑马。我们的基因就是因内容而生的,无论是所运营的深港国际影视后期制作基地,还是在产业定位上都是围绕数字内容制作展开的,也就是我们不仅要有死抠产品的能力还得有产业的思维。”聂华军非常清晰未来的发展方向。

“多年前就已经有公司在从事这一行业了,但他们大多是集成系统和硬件类基因的团队”。聂华军说,“最早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现在他们开始担心我们做电影的团队下场来‘卷’他们。但我坚信,每个团队都有独属的基因与强项,只要上下游抱团协同发展,摒弃‘劣币驱逐良币’这类不良的发展乱象,那么最终能穿越生命周期、长盛不衰的,必然是过硬的产品与优质的内容。”

从1.0版本迭代的逻辑

记者了解到,《源起华夏之月球冒险之旅》VR大空间沉浸式探索剧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天安云谷园区。其所在的“瑞紫创元”VR大空间,由洛克特视效、芒狗文旅、石代科技共同运营打造。

故事讲述的是,随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开发,在2050年人类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305号元素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发现之一,体验者通过跟随虚拟导游的引导跟随火天号时空传送装置穿越宇宙,来到月球进行了一场冒险之旅,挖掘未解之谜、触碰历史真相。

前不久,记者来到剧场进行了一把沉浸式体验。体验空间大约有300多平米,在体验之前可以在系统里输入代号,进入场景后,会跟随显示在3D立体人物身上。在行进之中,识别到对方身份。

《源起华夏》主要有月球基地·火天号、时空裂缝、上古洞穴、地下宫殿、神秘地下城几大场景,整个体验时长约为30分钟。戴上VR眼镜后,记者仿佛坐上时间机器,瞬间进入到了月球基地·火天号,在哮天(机器狗)的带领下,随同主人公果果开启一场奇幻冒险之旅……

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的是,虽然人是静止的,在推动行进与下坠时,会有较强的运动体感,这种身体的动感体验在后半部分会更加强烈。而到了地下宫殿、神秘地下城后,一个个精美绝伦的画面更是让人应接不暇,凌空飞舞的彩凤、深海里的远古生物……由远及近,360度全方位环绕,似遥不可及,又似乎伸手可触,让人惊叹不已。

聂华军自信地说,“我们的画面和视效比法国团队制作的《消失的法老》更加精美和震撼。”当然,他也承认,《源起华夏》目前还是1.0版本。“我们会逐步升级迭代。从视觉奇观到互动、再到故事,逻辑是这样的。”

他透露,他们已经与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集团、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合作打造了第二部《恐龙密码》,计划近期对外发布。项目的策划编剧俞真也是原《熊出没》的总策划,他介绍说,体验者将置身于史前时期,从三叠纪、侏罗纪到白垩纪穿越2亿年邂逅形态各异的恐龙,被眼前古老而震撼的电影级超写实场景所深深吸引,静谧混沌神秘深渊的海底、蓊郁繁密古树参天的森林、震撼磅礴险象环生的火山场景,仿佛都在诉说着那个遥远的时代……

公司商务总裁向振鹏向记者介绍,《恐龙密码》将以1:1比例精确还原真实的恐龙体型,并且能调动数百只恐龙数字资产,将给体验者带海陆空全方位的体感,“峡谷里会看到成千上百只恐龙,海底里潜水艇会跟随蛇颈龙与苍龙打斗……”而且内容里会融入落地城市的地域文化元素。

各大城区景区争先布局数字文旅新赛道

要说,2024年文旅行业最火的是什么?VR大空间当仁不让。这一年,有约100余款VR大空间产品相继落地。随着VR大空间的火爆,各个城区景区都在抢着布局数字文旅产业新赛道。

就在一个月前,湖南长沙成立了马栏山VR大空间产业联盟。这是湖南着力将马栏山打造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技术策源地、成果诞生地、应用场景集聚地,而落下的一颗掷地有声的棋子。

去年接近年底,数字文旅项目《一梦入大唐》在西安首发亮相。通过场景推广、内容推广、应用推广等,推动莲湖区XR产业链的培育打造,进一步开发陕西本土数字文旅IP,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发展。

据了解,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指出:“虚拟现实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提出“到2026年我国VR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500亿元”。而行业内也有预言,到2025年底,全国将有1000个以上的VR大空间产品在各行业运用落地。VR大空间发展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VR大空间,让龙岗更“有意思”“有商机”

聂华军的理想是,将整个深港国际影视后期基地升级,增加一个VR大空间产业集群,有VR内容制作团队、程序和硬件开发团队、运营团队,目前基地已经有了6家,希望让更多同行和想加入此赛道的创业者们来到他们的产业空间,甚至拿一层楼来做多个VR大空间产品体验厅,让更多的运营商来这里选品加盟。

聂华军

聂华军看来,对深圳市龙岗区而言抓住VR大空间机遇,走数字文旅特色,开拓元宇宙赛道是最为契合的选择。而洛克特所在的园区正是位于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重要节点上。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全国首个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大湾区首个文化产业带。这条绵延46公里的走廊,串起了华为、比亚迪、冠旭、皓丽、艾比森、兆驰、洛克特等行业龙头企业。

“体验消费纪元已经来临,这是市场大趋势。”聂华军说。“78%的年轻人更喜欢把钱花在体验上,年轻人热衷于时髦、个性、有创意的娱乐体验,可以尽情释放自我,表达自我,展现自我。而有文化、有艺术、有趣的视听盛宴,将给人带来 ‘寓教于乐’的沉浸式体验。”

聂华军相信,依托这一走廊,龙岗在数字文旅的赛道上将大有可为。这些沉浸式的VR大空间体验项目,将让龙岗更加“有意思”,“有商机”,更能吸引年轻人来这里,进而“有得住”,让城区更加“有品质”。

编辑 刘珂

(作者:晶报记者 李海若/文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