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头条:年,是太陈太浓太烈太醇的一缸老酒 | 人文天地·新阅读

冯骥才
01-26 07:5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年是中国人生活和文化中太陈太浓太烈太醇的一缸老酒,而且没有一个中国人没尝过。

《过年书》 冯骥才 著 作家出版社 2025年1月版

近年来,我特别想编一本书,即《过年书》。因为我写了太多的关于年的文字,小说散文也好,随笔杂文也好。我是从农耕时代过来的人,对年的情怀和记忆太深。年是中国人生活和文化中太陈太浓太烈太醇的一缸老酒,而且没有一个中国人没尝过。

也许为此,在上世纪社会开放、生活改弦更张,有些传统渐渐松散,年味发生淡化,我因而忧患,生活不能不知不觉失掉年这么美好的东西;如果我们真的失却了年的风俗,那就不仅仅是一顿年夜饭,而是几千年创造的各个地域千差万别灿烂缤纷的年文化。因为,年里边还包裹着我们民族对团圆、慈孝、和谐、平安和幸福执着的精神追求。于是,我开始关切、思索、思辨、探究年的内涵、性质、意义、不可缺失的道理,写成文章,或向公众讲述;进而对一些重要的年俗如花会、窗花、年画等进行田野抢救;在各种与年相关的社会话题上发表意见,如春晚、春运、短信拜年、鞭炮等。我的本意是保护好和传承好传统的年文化。

另外还要做一件事,是为加强年的本身而努力。一是向国家建议除夕放假;除夕是年最重要的日子,不放假,就无法过好年。二是建议将春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历史经典。一旦被国际公认,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极大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同时春节将成为全世界尊重与喜爱的节日。

为此,我写了许多文章、建议、提案,做了许多演讲,通过媒体表达出了我在这方面的思考与意见。近四十年来,写年、说年、谈年、论年,是我的工作的一部分。于是,我很想把它们汇编在一起,看看年的当代兴衰与走向,也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力。

一个好消息传来——春节申遗成功,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春节成为人类的文化瑰宝,一方面当之无愧,一方面喜出望外。于是着手编辑修订,配图成此书。

这本《过年书》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年的抒情散文;第二部分是所思所想;第三部分为前二十年民间文化抢救中有关年俗和“年艺术”的文章;第四、五部分是年的思辨、见解、建议,有文章、有演讲、有访谈。

我的关于年的各类文字总有数百篇,这里选五十篇,简而括之,只为了一种纪念。纪念自己与民族这个重大节日之间的精神性的故事;更是纪念春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件历史性和永恒性的盛事。

在蛇年春节来临之前,我由衷地祝愿,春节在中国和世界的现代文明中散发出更璀璨的光彩。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甘霖

(作者:冯骥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