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是阖家团聚、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与文化根脉。
1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祝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深入基层群众,以各种方式向全国各族人民送上真挚的祝福。
嘉愿声声,融合传统与现代,接连过去与将来,传递直抵人心的温暖和力量。
声声祝福,是民俗文化的共鸣——
新年民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国人的共有记忆,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共迎新春,总书记祝福话语中,常常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生肖文化元素,让人倍感亲切。
乙未羊年将至,在陕西,总书记手持一幅“三阳开泰”剪纸,祝愿全国各族人民新春愉快、羊年大吉,生活喜气洋洋,事业蒸蒸日上;
喜迎寅虎新岁,在山西,总书记给乡亲们拜年,希望大家以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的干劲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甲辰龙年渐近,天津古文化街上,舞龙、舞狮表演热闹。总书记来到人民中间:“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
……
传统文化,让年味儿更浓厚、更持久。
不止是话生肖。贴福字、赏年画、包饺子、炸年糕、看民俗表演……循着总书记的新春足迹,生动的一幕幕,都是和老百姓一起品味多彩年俗文化的温暖瞬间。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按照蒙古族习俗,总书记用无名指蘸上用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借“五畜祈福”寓意,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2019年,深入北京胡同,总书记兴致勃勃地拿起一幅红底金色大“福”字,亲自贴在大门上,祝街坊邻居们永远幸福。
去四川,总书记愉快地体验当地特色美食炸酥肉、磨豆花的制作,祝大家在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生活上取得更大成绩。
到河北,在村民家的灶台边,总书记炸起了寓意年年高升的年糕。在村里向乡亲们拜年,祝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
大江南北,城市乡村,习近平总书记入乡随俗,以各地民风民俗向大家表达新春祝福。
祝福里,是文化的连结,是情感的共鸣。
声声祝福,是真挚情怀的流露——
“走亲戚”“送年货”是春节时期亲友间表达关怀、交流感情的重要活动,总书记的春节“走亲戚”也带着这样浓浓的生活气息。
回到自己插队7年的陕西梁家河,给乡亲们送上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为江西井冈山神山村的贫困户送去年货,给孩子们送去书包,祝家家都把年过好;考察云南昆明的博览会年货街,要求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年货都准备好了吗?”“年货备齐没有?”翻山越岭、进村入户,质朴无华的问候背后,是将人民群众视作亲人的真挚情怀。
“祝乡亲们安逸舒适、新春快乐、阖家幸福”“祝大家都幸福”“祝人民家和业兴”“祝福大家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和气致祥、事业进步”“祝愿各族人民安心、顺心、开心”……总书记的“拜年话”说的正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从人民中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深知人民的心声,每一句问候都有温情涌动,暖到大家伙儿的心坎上。
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饭菜送给兰州“虚拟养老院”的老人,祝愿他们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安享晚年;连线北京一线执勤民警,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并向全国广大公安干警拜年;返程途中临时下车,走进北京一家路边小餐馆,祝他们生意兴隆;连线郑州东站亲切询问月台上的旅客是回家过年还是外出旅游,叮嘱他们注意旅途安全……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年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对乡亲们说:“你们的希望也就是我们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幸福生活过得更好。”
一句句问候,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一次次腊月之行,记录着总书记心中最深沉的牵挂:“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大家都能欢欢喜喜过好年。”
声声祝福,是向新向好的激励——
岁序更替之际,人们对生活有着越发美好的期许,总书记的祝福为大家鼓劲儿加油。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村民们正在排练“村晚”,欢笑声响彻广场。人们难忘,2013年的那个农历小年,总书记来到这里,语重心长地勉励大家:“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民俗体验等项目带动下,江西省井冈山神山村的旅游业不断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2016年,在神山村村口,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
2022年,总书记到山西看了两个灾后重建、面貌一新的村,感慨地说:“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从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到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再到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道路上……总书记向广大人民群众送出“越来越好”的真挚祝愿是承诺更是激励,在万象更新之际,唤起了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在边境一线阿尔山市,顶风踏雪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三角山哨所,总书记对年轻战士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到内蒙古、去河北、赴四川……总书记同乡亲们坐在一起,帮大家计算着一年的收支账,一起盘算致富的门路;
同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一起包黄粑,总书记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此次在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深情地对大家说:“过好春节意味着新一年有一个好的开端,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我们要一起努力,让这美景越来越靓丽。”
……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岁月来去如梭,情怀恒若磐石。总书记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家家户户的美好愿景在笃行中一步步实现。
国泰民安,民安才能国泰。
犹记得,2020年,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广场上,总书记敲响三声佤族祝福木鼓。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
“祝愿伟大祖国欣欣向荣”“祝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祝愿伟大祖国山川锦绣、欣欣向荣、繁荣富强”……
天南地北,祝福声声入耳,激励亿万人民满怀希望迈向新的一程;岁岁年年,祖国的发展繁荣也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中不断续写。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伊诺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郑蔚珩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新闻稿,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 “我是读特小记者,面对世界很好奇。我有新闻数不清,叽咕叽咕写不停~”爸爸妈妈们,你们的小记者,是不是也对身边大小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旺盛的探索欲和表达欲呢?快邀请你们的小记者,勇敢地拿起笔,来读特“鹏友圈”撰写新闻稿吧! 小记者的眼睛里有大大的世界,小记者的才华会被我们看见!快来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和新闻稿件,体验做一个读特小记者吧! 【本期话题】#读特小记者# 【招募对象】6岁到18岁青少年(小学到高中阶段) 【话题时间】2025年全年 【动态内容】800字以内,自拟题目,以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为主题撰写新闻 【参选要求】①有效作品数量为每月1份;②参选者填写报名表一份 【版权提示】小记者在活动中上传的文字、图片、短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内容、知识性成果等,应确认拥有其作品的著作权并不侵犯他人权利,并授权活动组织方将这些作品应用于相关活动,版权归小记者本人及读特新闻客户端双方所有。如发现抄袭、侵犯第三人权利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主办方有权取消参与资格。因抄袭等侵权行为引起任何纠纷均由创作者本人负责。 【报名流程】①关注“读特新闻”公众号;②回复“读特小记者”获取报名方式;③添加官方工作人员二维码;④将报名表私信工作人员;⑤工作人员将您拉进海选群;⑥将群内昵称改为参选者姓名 【发稿流程】①参选者在“读特”APP“鹏友圈”内注册账号;②更改账号名为参选者姓名;③带话题#读特小记者#在读特“鹏友圈”发布个人自我介绍1份,本人原创参与活动的新闻稿件1份 【入围奖励】①电子聘书1份;②账号将获得官方黄v标识,成为读特记者号;③被采纳的稿件将被收纳至读特“读特小记者”专题页面;④优秀稿件将会酌情给予稿费奖励
@铲屎官们,#携宠出行好物分享#开麦啦! 高铁能携宠,景区也友好,但各位铲屎官的出行装备跟上了吗?快来鹏友圈晒出你的携宠出行好物,无论是塞兜里的免洗脚垫、秒变豪宅的折叠箱,还是防社死的除臭喷雾,安利/避雷统统欢迎!带话题发布动态,一起解锁带毛孩看世界的快乐!晒好物+心得,优质安利直接上榜!
00:05
《2025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发布,深圳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
00:14
#读特小记者# 在大梅沙海滨公园外,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嘟嘟嘟嘟地降落🛬到地面。🚁 直升机周围有绿化和灌木。 要知道,直升机通常用于运输、救援、观光等多种用途。 莫非这是用于观光的?真新奇!#读特小记者#
00:35
脱了制服,藏装一样可以驾驭👍💐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