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速递 | 《中国飞地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出版发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01-22 20:5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产业共建调研小组撰写,该局原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林更斌主编的《中国飞地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甫一问世便受到权威媒体的关注和推荐,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该书出版的现实意义与出版价值。

林更斌和该书各章节起草人,均是处在改革开放前沿、负责深圳市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协作和产业共建统筹指导的实际工作者,他们不仅直接参与和指导服务了深圳对口共建的20多个产业园区,而且与国内和境外一些成功的飞地园区建立友好工作关系,及时了解最新进展。在本书写作之前,由他们作为骨干的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产业共建调研小组认真研学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飞地经济方面的相关专著和理论知识,并在一开始就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在长达两年大量调查研究、并经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历时四个月形成了本书的初稿,随后六易其稿打磨和升华,出版社又五读五审,使得本书不仅有一定的学术性、权威性,而且非常鲜活、很接地气,探索性、实操性、借鉴性很是突出。

林更斌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12月

《中国飞地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从中国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合作实践中总结宝贵经验,并拓展研究,旨在剖析中国飞地经济的内在机理、外在表现和特征规律,分析提炼飞地经济体系的核心模式、构建策略和操作要点。该书从飞出地域、推动主体、投入模式等不同维度对飞地经济进行了系统分类,详细分析了国内外上百个飞地经济案例,案例分析多由作者亲身实践和专访调研得来,创造性地设计了飞地园区尽调基础和加分指标体系,针对飞地园区如何规避发展误区、提升运营质效提出具体策略和建议。

具体来说全书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介绍飞地经济的成因与发展历程,并作理论分析;第二,对飞地园区的典型案例进行分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成功飞地的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探析;第三,从理论和实操两个层面对飞地经济的模式与策略作提炼和升华,为飞地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引;第四,运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提出发展飞地经济的合作决策和操作要点,为飞地园区的实际建设运营做好铺垫;第五,对飞地园区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和误区进行归纳并提出建议,以起到提醒和立此存鉴的作用;第六,对典型案例进行汇编,对部分地区的要素成本和优惠政策进行对比。

而书名之所以冠以“中国”,一是因为本书对深圳共建产业园区和飞地经济进行了系统调研分析。深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也是探索和发展飞地经济的一个代表。二是因为本书对近年来国内比较典型的飞地和共建产业园区作了深入走访交流,并逐个进行分析总结。三是因为此前有关飞地经济的研究,论文比较多、专著比较少,本书在吸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致力于跳出相关局限,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飞地经济分析视角。此外,在立足国内飞地经济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还对国外的飞地经济作了一些比较研究。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所所长刘祥博士点评说:“我国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难题,长期困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飞地园区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帮扶‘输血模式’,以共建产业园区实现‘造血机制’,对应破解区域不平衡问题,实现‘先富带动后富’具有重要意义。林更斌先生运用多年的乡村振兴帮扶与区域合作工作经验,带领年轻干部,系统总结了全国飞地经济的现状、模式和发展经验,其爱业敬业的工作精神和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值得点赞。飞地经济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探索,构建跨区域的财税分成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二是构建一套科学的飞地经济评价机制,为政府决策和社会主体投资提供依据。林更斌先生和调研小组通过对深圳市及国内外近50个飞地园区的详细、深入研究,结合在政府工作的实际经验,对这两个核心问题做出了清晰的考量,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益共享的政策路径和评价指标模型,这两点尤为称赞,是对中国新时期推动飞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桂桐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雅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