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武装 塑造思想动能——2024年宝安区党的理论宣讲工作综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张雨菁
01-22 16:4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4年,宝安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把握地处湾区核心、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前海“扩区”纵深推进、“三城”建设加力提速等重大战略“御风而行”。全区党员干部以学促知、以知促行,紧紧围绕“进”关键词,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努力谱写宝安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进入2025年,“新”成为宝安这个先进制造业大区的标识。1月8日,宝安区七届四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提出,将“新”作为今年的奋斗气质、奋发标识、奋进目标,推进宝安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由内到外全面向新。大会报告认为,宝安得湾区之利、基础之厚、禀赋之优、人心之齐,叠加中央、省、市一系列政策赋能,已经到了应该而且能够乘势而上、向新突破的关键时刻。

新时代新征程上,宝安始终把理论工作放在首位,把理论创新的成果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才能使其在任何时候都不偏离轨道,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强化思想引领,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全市各区首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在宝安举行

过去的一年,宝安区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理论研究、理论武装、理论宣传工作。

全区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学习8.4万余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00余场,发动宣讲员2500余人次,组织线上线下宣讲活动2700余场次,覆盖听众200余万人次。

用好湾区优势、前海优势,联动前海打造跨区联动+阵地融合的宣讲模式,市委常委、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作为宣讲人在宝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全市各区首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打造全时段学习平台,在宝安融媒、宝安湾APP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不断激发全区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党员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聚焦重大战略,为地区产业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全省重大主题宣讲龙年新春“第一讲”

过去的一年,宝安区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以服务高质量发展翻开新篇章,承办了全省重大主题宣讲龙年新春“第一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的生动实践我来讲”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专场宣讲活动,为广东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以区委讲师团为核心组建“1+N”宣讲队伍,宝安形成了由劳模工匠、青年干部、巾帼力量、志愿服务等组成的,多层次、多领域、多行业的宣讲队伍体系,深入分管领域、所辖部门、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讲。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100%动态覆盖重点区域、重点工作、重大项目,8845支党员先锋队“四下基层”7.2万余次、解决问题1.4万余件。

三、紧贴时代脉搏,推动基层宣讲服务群众聚民心



“理响宝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我”主题宣讲展演活动

深圳市宝安是人口大区,实际管理人口535万,占深圳四分之一,用党的科学理论凝聚人心的难度越大,其重要性就越凸显。

过去的一年,宝安以调研破题,通过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民生需求和关切,设计了一系列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宣讲课题。

围绕深中通道开通,宝安融媒的记者从自己的视角,分享了以这个世纪工程为中心展开的,一个又一个关于梦想、爱情与追求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大桥所象征的中国式现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围绕社区基层治理,壆岗社区的一线工作者们将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充满烟火气的社区生活,以小品的形式搬上舞台。围绕群众关心的其他话题,举办互动式“面对面”宣讲活动,邀请公安、护理、调解、相声等领域基层工作者传授实用技巧,传递欢声笑语,使宣讲贴近群众,让群众在“听身边人讲身边事”的轻松氛围中受教育。

此外,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钟永萍,讲述了她在养老儿童福利领域一线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和成长历程,初心如磐、闻令而动、挺膺担当,日复一日坚守一线岗位,厚植为民情怀,永葆为民底色,展现宝安干部服务群众的良好风貌。

四、挖掘本土资源,融合宝安亮点推动宣讲兴文化


深圳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道路、丰富完善党的创新理论的一座“富矿”。宝安作为深港文化的源头、改革开放的实践沃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累了丰富的鲜活案例,为讲述宝安故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过去的一年,宝安组建首支“文艺宣讲小分队”,这支小分队由7名基层文艺专干组成,他们创新制作了音乐说唱节目《摩天轮上看得远》,将宝安的文化发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出来、传出去。该节目不仅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还被学习强国、广东宣讲、南方+、羊城晚报、宝安融媒等媒体深入报道和广泛传播。

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宝安特色文化,通过文化传承宣讲、经典粤剧《荔枝颂》演绎、“笑满堂”故事宣讲等活动,一场场文化盛宴为群众展示宝安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不仅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还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文脉传薪 走读深圳”等研学系列活动,组织青少年走入宝安区文明实践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学习平台,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行走的思政课

联动“文明使者”将具有文明元素的情景剧、小品送至公园广场,“舞出我文明”社区舞蹈大赛、“邻里乐享·和谐街区”邻里音乐节等文艺活动人气爆满,全网关注度超千万人次。

五、深化数字转型,持续放大宝安声量匹配宝安体量



2024年推出的原创宣讲微视频《见“圳”新力量》再添靓丽一笔

宝安区深入实施理论宣讲“互联网+”工程,探索数字化转型,持续融合技术前沿提升宣讲体验,以宣讲精品打造“破圈效应”,实现传统优势与新兴趋势有机结合。

过去的一年,是宝安深耕“新时代 我来讲”理论宣讲品牌的第九年,从最初的“演讲+演出”形式,升级为“精品宣讲+深度制作”的融媒时代理论宣讲方式,累计制作推出视频170余个,再到开发网络微课、网络直播,深度融合“云端+现场”,实现理论宣讲从“一时一刻”到“每时每刻”。

继原创宣讲微视频《逐梦天空之城》获评2023年中宣部“全国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2024年推出的原创宣讲微视频《见“圳”新力量》再添靓丽一笔,荣获“2024年广东省优秀宣讲微视频一等奖”,该视频以小人物“朱小月”创业历程为线索,展现宝安从“三来一补”起步到走向世界的壮丽历程。

竖屏理论宣讲微视频“湾区方兴 御风而行”

此外,宝安还运用云技术、VR、5G等技术将“课堂式”宣讲升格为“沉浸式”体验,开发出“融景宣讲”、“全息宣讲”、网络微课等各类网络宣讲作品,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联合党校拍摄制作“湾区方兴 御风而行”竖屏微视频,适应网络传播“短平快”特点,利用好多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裂变传播优势,不断放大“宝安声量”。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欧阳晨煜 二审 桂桐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张雨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