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揭牌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彭文蝶 桑晓 张敏 文/图
01-14 21:5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25年1月14日,深河产业合作园区2个重大项目落成——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揭牌,园区内的交通要道——纵十路同期通车。这是继上个月,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与河源国家高新区联手招商以来,深河产业协作所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共建共管 共享共赢

区域协调发展,始终是省委、省政府推动帮扶协作以及实现“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目标。高标准推进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的建设,正是实现这一关键目标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深河指挥部着力推动合作园区的实体化运作,与河源市高新区管委会创新构建了“共建共管 共享共赢”模式,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管委会、园区平台公司、河源市高新区管委会三方凝聚合力,形成产业协作整体。

据介绍,深河产业合作园区总规划面积11.61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合作园区由河源国家高新区南片区和北片区水经济产业园组成;中远期规划合作区包括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区起步区6.67平方公里。园区内建设了食品饮料产业园、深汇通南山产业园、深河创谷产业园、创智产业园,以及当天揭牌的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

深河指挥部副指挥长、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党工委书记林劲民介绍,深河指挥部与河源高新区一同建立联合招商机制,“我们发挥‘资金+资源’的优势,在2023、2024两年间累计安排帮扶协作资金约2.53亿元,与河源国家高新区共同谋划了深河东江特大桥、纵十路以及今天揭牌的深河电子信息产业园等24个产业帮扶项目,对高新区、产业合作园区加速完善合作园区产业配套、提升基础设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高新区的大力投入形成叠加,坚定了企业落户的决心,加速了企业落地开工的时序。”

当天揭牌的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河源国家高新区近年来投入最大的产业重大项目,其中一期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3亿元。目前,该项目一期第一阶段厂房及厂区道路均已完成。

在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大力推动和深河指挥部支持参与下,深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园目前已落户智能硬件ODM龙头上市企业华勤技术(河源)项目。华勤技术主要生产通讯终端结构件和TWS蓝牙耳机,总投资超10亿元,年产能达3600万台,有望打造全国领先的TWS蓝牙耳机生产基地,为河源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畅通合作园区交通“大动脉”

当天同期举行了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纵十路通车仪式。

纵十路是河源国家高新区三期水经济产业园二期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也是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2023年重点支持的项目。项目总投资3440万元,从动工建设到完工历时一年。该项目按城市支路标准设计,北起迎客大道,南至规划横五路,沿线途经规划横四路,最终全长约1.4公里,东侧长深高速,西侧为待建工业区。设计道路标准宽度21.0m,车行道宽15.0m,双向四车道,人行道宽为3.0m。设计时速为20km/h。

纵十路

长约1.4公里的纵十路通车,打通了园区企业物流通道,极大改善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深河产业合作园区与周边区域的互联互通,为河源市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方面,园区内企业原材料的运输时间将可望大幅缩短,产品能够更快地送达市场,这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这条路还将园区与周边交通网络深度融合,加强了园区与外界的联系,为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深河指挥部副指挥长、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管委会主任吴萌接受采访称,纵十路的建成通车,是深河指挥部推动深河产业合作园区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将为园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为深河两地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他表示,深河产业合作园区管委会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园区交通、水电、通信等配套设施,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同时,我们将聚焦产业培育,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高地、产业发展的热土。”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湛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彭文蝶 桑晓 张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