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省人大代表抵穗向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到 他们带来广东高质量发展“金点子”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李舒瑜/文 何龙/图
01-13 16:2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于1月15日正式开幕。13日上午,在深省人大代表从深圳市民中心统一乘车出发抵达广州,向大会报到,正式开启他们的“两会时间”。

他们带着民意而来,满怀信心赴会,将一年的调研、思考,以议案、建议的形式转化成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金点子”。记者采访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民生保障等,都是他们口中的高频词。

大湾区要打造规则衔接的制度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实施进入第六年,大湾区建设仍然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大家认为,在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完善的同时,规则机制等“软联通”还要进一步提速提质。

省人大代表、万商天勤(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俊说,大湾区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殊性,如何更好地衔接三地法律规则、形成统一的衔接路径成为实现湾区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焦点问题之一。

“当前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主要集中于民商事判决执行等传统领域,形式上以司法协助为主,深度与广度均显不足。” 韩俊建议,通过相关立法进一步统筹、设计和解决大湾区规则衔接及法律体系构建问题。要优先解决跨境商事主体最关切的诉讼规则衔接,在现有司法协助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至调解协议、管辖权冲突解决等领域。

省人大代表陈洁认为,促进机制互联互通,优化资源配置,也是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答题。她建议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中药标准互认,逐步放开港澳地区中药在试点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及内地注册上市。突破中医药经典名方及验方的审批、开发及标准化等政策,先行先试中医药跨境流通和认证机制,先行先试中成药及中药材跨境电商服务机制,进一步推动大湾区中医药产业发展。

建立算法透明化机制不让大数据“杀熟”

不同人订同一航班同一舱位机票价格却不同,一些APP多次使用后无法再领取大额度优惠券,会员订酒店反而价格更贵……这是市民在网购时经常遇到的“糟心事”。

省人大代表、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源浩说,尽管近年来个人信息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实施明令禁止大数据“杀熟”,但是这种情况仍广泛存在,令消费者防不胜防。

如何让法规真正落地?黄源浩认为还需要综合施策。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推动建立算法透明化机制。他建议明确“大数据杀熟”监管部门,要求监管部门落实对企业算法的监管,定期审核和评估企业的算法机制,确保算法的合规性;要求企业向消费者解释个性化定价背后的原因和逻辑,确保算法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平台需要提供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让用户能够自主选择兴趣领域。

“算法复杂且迭代速度快,仅仅依靠人工抽查、飞行检查等传统监管手段,难以应对。” 黄源浩建议监管部门需要不断提升技术能力,推动通过科技手段简化流程和消除阻碍,帮助消费者更加便利有效地举证维权,提高商家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轻易触碰监管红线。

建立跨境救护车双向转运机制

去年底,粤港跨境直通救护车开通。粤港两地牌照救护车可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点对点通关转运至香港指定公立医院,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省人大代表、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吴以环认为,跨境直通救护车服务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转运时间,提高了转运效率,是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软联通”持续推进的一个缩影。但在实践过程中,跨境救护车转运机制也暴露出办理流程复杂、医院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吴以环建议,进一步完善跨境救护车转运机制,优化医务人员、车辆通关流程,规范跨境救护转运定价,帮助医院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由政府部门建立跨境直通救护车统一协调中心,简化转诊患者信息跨境传输的备案和审批流程,促进跨境直通救护车转运计划能够合规、有序地开展。

吴以环说,当前的粤港跨境直通救护车,仅支持将在内地的患者转诊至香港的定点医院的单向转运,随着深港两地居民往来日益密切,需要加速双向转运机制的建设进程,更好服务两地患者。

做大做强“海上加油站”

船舶燃料选择及加注产业发展已成为决定全球航运业未来走向新的关键性因素,是衡量港口国际化和海事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广东要发展海洋经济抢占“深蓝高地”,就要做大做强“海上加油站”。

省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城市安全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石欣说,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2021年《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先后赋予深圳、广州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两地在该领域的改革尤其是LNG加注业务上取得不少突破性进展,但是也面临着审批流程多、安全监管难、跨区域跨部门协调难等问题。

石欣建议,在广深建设保税燃料加注公共服务中心,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配合监管单位提供辅助监管、技术支持、企业服务、协调相关事务。同时,建设保税燃料加注信息平台,打造 “智慧化”监管驾驶舱,以可视化、易监管的方式解决“途中监管”盲点,实现“管得住、放得开”的良性循环,推动“无订单装油”等政策落地,提升企业竞争力。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李舒瑜/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