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莲花街道:让立法走进“公园”里,飞入百姓家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通讯员 杨北辰
01-09 00:13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生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宠物能不能在公园里溜达?能不能设置一个围合区域专门给宠物玩耍?”在去年福田区莲花街道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开展的一次立法征询座谈会上,市民王先生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公园里的噪音问题也该管管。”李先生表达了他的困扰,“我家附近就有一个公园,每天一大早就有人练嗓、放大喇叭唱歌,特别吵,我根本没法好好休息。”

然而对于另外一些市民来说,公园是他们锻炼和社交的主要空间。严阿姨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现在公园里也没提示哪些地方能跳舞、哪些地方不能跳,虽然路人有时经过会觉得我们音量太大,但我想,公园不就是大家活动的地方吗?”她进一步建议道,“希望《公园条例》能明确规定,哪些区域可以跳广场舞、放音乐,让大家有章可循。”

围绕市民对公园管理的多样诉求,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并拟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记者了解到,在条例落地前期,深圳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行动,广泛开展了立法征询工作,其中莲花街道福中社区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福中立法联系点)的探索与实践尤为亮眼。

在2024年初,福中立法联系点就依托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及相关说明,结合辖区莲花山公园和26家社区公园的治理经验,开展了“6+5+1”系列立法征询活动,包括6场调研座谈会、5场立法征询筹备会和1场立法沙龙,广泛收集了市民和代表的意见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2810份,形成书面意见建议18条,最终12条被采纳或部分采纳。

同时,莲花街道还不断丰富立法征询形式及内容,通过“小手拉大手——小小人大代表立法征询座谈会”、“公园里的立法沙龙”等创新活动,全方位拓展群众参与立法、表达诉求的途径和方式,让群众充分参与之际,将大家的建议转化成法言法语,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知,也让立法工作真正走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生态“颜值”到经济“价值”, 以发展视角聚焦“公园经济”

城市公园正逐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公园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除了承担休闲娱乐和生态保护等基本功能外,也在不断演化为“公园经济”模式的核心载体。

为引领高质量发展,展现深圳经济特区的先行性,福中立法联系点在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的立法征询阶段,着重加强了对公园经济的关注。具体而言,在调查问卷和座谈会中,增设了与公园经济相关的专题讨论;同时,组织省、市、区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实地考察公园内的餐饮设施、咖啡车和露营营地,并邀请公园经济相关运营企业代表参与立法沙龙。在沙龙中,各方围绕“公园经济”提出了多项建设性建议,包括明确公园经济活动范围、构建收益回馈机制、提升公众参与度与监管力度,并探索“公园整体综合运营”等创新模式。这些意见有效拓宽了条例草案的内涵和深度。值得一提的是,莲花街道还与美团联合开辟“无人机”外卖航线,通过莲花山“无人机外卖”激活公园衍生消费,覆盖周边肯德基、老乡鸡、赛百味、奈雪等十余家商家,仅2024年第三季度便新增外卖订单超2000单,为公园经济注入了更多活力。

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擦亮“立法沙龙”品牌

在《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的立法征询过程中,福田区莲花街道人大工委通过福中立法联系点组织了充分且广泛的调研与座谈,共举办了11场活动,覆盖200余人次。2024年7月18日,莲花街道人大工委响应深圳市“人大代表活动月”活动号召,联合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及媒体人士共40人,开展了莲花山公园“绿美福田代表行”调研活动。调研团队参观了莲花山山顶城市公园展馆、“网红”公厕、花迷社区露营地等地,详细了解公园建设理念、运营模式和服务特色,并在座谈会上围绕公园管理难题、公园配套服务、公园设施收费标准、公园宠物友好及社会资本进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收集了大量意见建议,为条例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

随后,在福田区人大法工委组织的5场立法征询筹备会上,草案起草人员与莲花联组人大代表深入研讨,各方围绕草案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针对重点条款展开专项研究。通过不断完善思路、提炼意见、精简表达,草案起草人员及时吸收采纳了相关建议,使草案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最终呈现出高质量的“立法沙龙”成果。

立法普法相融合,切实增强青少年等群体法治素养

8月29日上午,在福田区人大莲花街道工委的指导下,福中立法联系点联合莲花街道商会,在区人大代表之家举办了“小小体验官”系列活动——“大手拉小手”之“小小人大代表”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草案)》展开,青少年们以“小小人大代表”的身份,与省、市、区人大代表共同参与了一场模拟立法征询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小小人大代表”们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围绕公园管理、环境保护、宠物能否进公园等热点话题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这场生动的模拟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们了解了立法流程,还让他们亲身感受到民主力量,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关注社会、思考问题的热情。

此外,莲花街道还特别邀请在模拟征询中表现积极的“小代表”,以居民代表的身份参与莲花“立法沙龙”,不断提升新一代的民主意识和立法参与度,为社区民主化进程注入法治新动能。

此外记者了解到,本次福中立法联系点围绕《深圳经济特区公园条例》,以“莲花立法沙龙”为主要形式开展的征询过程,获央视《新闻联播》等十余家媒体宣传报道,还获得福田区人大法工委感谢信表扬肯定。目前,福中立法联系点正获推创建全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十佳示范单位,同时莲花街道也获推参评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络单位。

接下来,福田区人大莲花工委将在市、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坚持用好“莲花立法沙龙”等平台载体,继续发挥好福中立法联系点的窗口作用,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的故事素材。让民意反映更加顺畅有效,让一个个来自群众的“金点子”不断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好建议”,让立法联系点这一“小窗口”成为映照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舞台”。

(图片由莲花街道办提供)

编辑 李璐 审读 温静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通讯员 杨北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