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争做绿美广东守护者义务植树活动举办,200人为千年古运河沿岸披绿裳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林荫 粤河清
2024-12-21 22: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冬至时节,料峭轻寒,绿意正从一条千年古运河边悄然生发。12月21日,绿潮再涌·2024争做绿美广东守护者义务植树活动暨助力水乡绿色发展活动如期而至,20余组亲子家庭、学生、网友等约200人来到广州市黄埔区扶胥古运河鹿步港、融德里,在河岸边种下树苗、培土压实、浇水定根,为广州千年文化的历史脉搏注入绿色动力。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科学开展水岸绿化美化,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打造绿美碧带、建设幸福河湖。自12月中旬活动启动招募以来,众多市民踊跃报名参加,活动现场聚集了约200位植树志愿者。

活动精心设置了专家科普、互动问答、绿美植树、游览融德里等一系列环节,参与者在体验当地古渡文化、粤剧文化等古运河文化的同时,亲手种下树苗,让“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理念生根发芽。

活动当天,尽管天气微寒,但参与者们热情高涨。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家纷纷拿起铲子、水桶等工具,栽苗、扶正、培土、压实、浇水,衔接有序,互相配合,整个植树现场洋溢着昂扬向上的融洽氛围。

经过1个多小时的辛勤劳作,广州樱、紫花风铃木、四季茶花、新优野牡丹等200棵树苗迎风挺立河边。其中,茶花、野牡丹和蝶花荚蒾等植物,都是我国优良的乡土植物,享誉海外,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园林的珍贵资源的缩影。

通过本次植树活动,将在古运河周边的水岸从单一的平面绿化转变为立体绿化,形成乔、灌、花、草等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带,全年常绿、四季有景,尽显林水相依的生态之美。

活动现场,学生们表现得格外积极,他们表示,通过亲手植树,对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乡村绿化美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种树对我来说就像一场不一样的‘挑战’,和训练比赛一样,都得特别认真地对待。”本次植树活动特邀嘉宾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冠军焦刘洋说,“今天恰好是冬至,是个充满希望和新生的节点。在这个时候植树,希望为‘绿美广东’种下新的希望。”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2.45万场次,参与人数超225万人次,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捐资项目10个,认定建设县级及以上“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63个,建设了青年林、先锋林、巾帼林等主题林1532片。

2023年以来,全省结合万里碧道建设、绿美碧带打造、幸福河湖建设、河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治理、水库除险加固、水源林及防护林建设等工作,超600宗项目因地制宜实施水岸绿化,新增绿化面积6万亩,种植树木210多万株,让水边、河边、池塘边都“绿”了起来。无论是在城区河渠,还是乡野坑塘,“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好愿景都正在逐步实现。同时,河湖水岸绿化工作的有序推进,有效改善乡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改善,为县镇村生态旅游拓展新空间、产业发展挖掘新潜力、文化传承植入新根基注入了新动力。省水利厅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河湖水岸绿化工作,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积极打造绿美碧带,全面建设幸福河湖,依托河湖资源禀赋和治水成果,推动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作出水利贡献。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李斌 审读 桂桐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林荫 粤河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