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实践交流会在深圳举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2024-12-11 21:1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近日,由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支持的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实践交流会在深圳妇儿大厦举行。交流会上,近4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共同探索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推动力、挑战和创新实践路径,分享国内外家庭友好政策的实践经验,激发更多用人单位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向社会各界呼吁为职工提供更加友好的工作及社会环境。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儿童健康与发展处处长石艾黎发表线上致辞,表示家庭友好型政策旨在为父母和其他照护者提供时间、资源和服务支持,帮助他们平衡工作与家庭生活,这些政策不仅能增强家庭、工作场所和社会的韧性,儿童更是最大的受益者。要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需要推动从“产假”到“育儿假”、从“设备当先”到“以人为本”、从“个人责任”到“共同责任”、从“缓解育儿压力”到“增进家庭幸福”四个关键转变。

在主旨演讲环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办事处企业合作伙伴专家卡拉·科雷亚以线上形式分享了“全球视野下的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的深刻洞察。她展示了全球尤其是东亚与太平洋地区内企业在构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方面的实践成果与积极影响,这些成果与《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中关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要求不谋而合。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许颖现场发表了“中国工作场所家庭友好政策现状与展望”主旨演讲,强调了推动家庭友好工作场所的创建和实施家庭友好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个人、家庭、政府制定者的共同参与。他呼吁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界以及研究领域的专家们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家庭友好工作场所的创建进程。

据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监事徐宇珊介绍,2022年起,项目组开始研发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并于2023年-2024年线上开展了近10000份在职员工调研,实地走访调研10多家企业,以及咨询多方专家学者,最终于2024年12月形成了《深圳市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调研报告》,并初步推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认证体系》。项目组经过前期调研发现,众多企业已实施对职工友好的措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做法。如,某知名珠宝零售企业创新设立“提案分享吧”与“畅享社区”线上平台,通过“聆听心声”项目搭建总经理与员工的直接沟通桥梁,并推行弹性工作制,让员工根据家庭需求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另一高科技制造企业为孕妇提供营养餐、补贴及生育贺金;某智能设备制造企业则设立“女性员工关爱月”,并定期举办家庭活动日。

圆桌讨论环节,一场关于家庭友好工作场所认证体系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对话热烈展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企业社会责任专家程进、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所研究员李赫扬、深圳市企业评价协会秘书长李亚平、商道咨询北京总经理兼合伙人彭纪来以及深圳市中意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黄煜从政策制定、市场监管、企业实践、社会影响评估及公益推动等多个维度,围绕家庭友好工作场所认证体系的发展分享见解。

活动主办方表示,未来,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将继续携手,推动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项目实施,通过理念倡导、调查研究、标准制定、认证评估以及研讨交流等方式,为职场父母平衡工作和家庭提供支持,增进儿童及家庭幸福,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樊怡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