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湾区之星”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在深圳举办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2024-12-05 15: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2月3日,2024首届“湾区之星”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在深圳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主办,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大会立足深圳、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围绕“激活源头创新第一公里”,从科学发现、科学转化、投资孵化、企业赋能、政策指引等方面探讨源头创新的关键点和路径。

大会伊始,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致辞。他表示,我们除了要把好的、有潜力的项目和管线投资落地,更重要的是,要把复星医药三十年的发展积累下来的经验,我们全球化视野、全球BD能力,进行充分赋能,把更多产品迅速商业化,带动深圳的生命健康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帮助更多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走向国际。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子平和与会人员分享了深圳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即将推出的全链条支持性的政策。2023年深圳市医药产业产值530亿,在研创新药管线143个,医疗器械产业产值990亿元,累计注册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达到1.53万款。深圳高度重视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今年9月成立深圳市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公室。未来,深圳市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AI应用、深港合作等方面的优势,围绕研发、临床、注册、生产、推广等环节,全生命周期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陈时飞在大会致辞时称,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产业取得了系统性、根本性的进步:创新药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本土企业从国际药企的追随者逐渐成为竞争者,在多个技术领域出现了并跑,甚至个别领域已经开始超车。创新药上市数量逐年增加;国际化布局不断加速,中国创新药品走向国际市场,药品创新环境进一步完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陈时飞强调,只有从创新的第一公里入手,解决源头创新的核心问题,才能形成中国创新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致辞,他表示,生物医药创新难,唯有源头活水来。深圳、粤港澳大湾区正通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等全过程创新的生态链,持续政策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

基础研究:创新与创业的活水之源

主题演讲环节,众多院士和科学家们汇聚一堂,就如何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来支持中国生物医药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分享了他们的深刻见解和宝贵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高福作了题为《基础研究是创新创业的源头:抗击新冠的案例》的主题演讲,高福通过mRNA技术的发展案例阐述了基础研究是创新背后的源头活水,并讲述了其团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转化0距离的故事。他鼓励改革,强调资本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并呼吁科研人员要沉着、坚守,要顶得住各种压力和诱惑。

中国工程院院士,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安)主任陈志南院士以《生物医药技术国际趋势与生物经济》发表主题演讲。陈志南从生物医药技术国际趋势分析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激烈竞争态势,并指出在国内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投资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国际巨头对生物技术的投资热情却一直高涨。

针对生物医药技术发展,陈志南提出六大前沿领域,即个体化医学、细胞治疗、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技术、核酸药物、组织工程与生物3D打印等。“现实中虽存挑战,更应该拥抱机会”,陈志南指出,生物经济现已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第四次浪潮,也是体现技术驱动型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John R. Speakman以《Life Extending Drugs》发表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其深圳团队找到了快速熵筛选的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化合物筛查的时间,从而提升全生命周期实险的效率。他同时希望与同业进一步的合作共赢,为了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不断探索和努力。

在圆桌讨论环节,复星医药联席董事长王可心担任主持人,与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殿波,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宇翔,国寿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蕾娣,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陈有海,华领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力,河套深圳园区发展署副署长黎慧来等杰出嘉宾,就“创新生态: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

AI赋能:湾区产业发展新机遇

大会现场也针对于当前大热的AI人工智能应用进行了主题分享和圆桌讨论。其中,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院创院院长、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公共卫生学院院士潘毅教授结合生物医学应用,在大模型“热”的时代下给出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医疗行业的探索、突破和创新的思考。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统计和数据科学全球负责人郭翔以百济神州为样本,剖析了制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数字化后对整个业务赋能、数据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等实操问题。

复星医药执行总裁、大湾区总部联席CEO、全球研发中心CEO王兴利主持了“创新引擎:当生物医药遇到人工智能”的圆桌讨论,与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 鹏城实验室神农大模型负责人、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陈杰,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健,华为云医疗行业首席科学家乔楠,腾讯AIDD技术负责人刘伟,英矽智能大湾区负责人潘颖,就AI医药战略规划、中外AI发展的差异、AI模型的评价与选择、AI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副会长、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表示,2024首届“湾区之星”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围绕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遇到的难题以及未来的路径展开了积极的探讨,大家获得了很多信息,也获得了很多信心。深圳在联动香港、广州大湾区发展方面、在AI技术方面都极具优势及发展底气。我们如何撬动湾区资源、用好这些优势,就有可能在未来生物医药研发创新赛道上找到新的支点,生物医药的下一个爆点很有可能诞生在深圳。在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碰到一些挑战的时刻,深圳也许能给企业、行业、生物医药创新带来不一样的机会。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上官文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