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梅林,究竟有多幸福?坐拥“半城山水”的梅林,这里有吃不完的美食、逛不完的商圈、赏不完的风景,是“深圳网民最喜爱幸福街道”。对于“幸福”的理解,梅林人还有自己的定义,为了寻找其中的答案,一场实地考察活动在梅林街道兰江山第小区展开。
11月29日,深圳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活力小区建设)现场会暨福田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专题调研学习活动在福田举行。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何奕飞,福田区委书记黄伟等参加活动。
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梅林街道兰江山第小区。该小区曾面临“陌生人社区”治理难题,在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和梅林街道党工委精心指导下,围绕“两社三中心”要求,始终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出“一核三缘六化”工作法,走出一条高端住宅小区的治理新路。
党建引领,筑牢“一核”治理体系
兰江山第小区作为“社会工作观察联系点”“美好社区·现代活力小区联建点”,经福田区委社会工作部会同梅林街道,充分发挥全域统筹协调职能,构建起小区党支部(居民小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处+业主顾问团+楼栋单元长的“五元”治理模式,强化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小区党支部引领治理方向,楼栋单元长深入基层,各方力量紧密协作,形成良好治理格局。
不仅如此,小区还打造党建联盟,带动周边小区共同进步,让兰江山第治理模式在社区全面开花结果。
情缘相随,守望共建 激发小区活力
小区在共建过程中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充分利用闲置场地、充分探索有效途径,以居民对活动场所及多样化服务的需求为导向,在政府财政零投入的情况下,通过“开发商建一批、业委会投一些、物业赞助一点、居民捐赠一点、民微补充一点”等方式,建立“共享书屋”“共享厨房”“共享茶室”“共享儿童游乐场”等5000平方米邻里活动空间并投入使用。
此外,小区积极探索“邻里+服务”“公益+商业”服务运营模式,与小区食堂、医药公司、餐饮公司等共建,为不同群体提供多元服务。
小区业主和爱心企业共建的“暖心驿站”,免费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提供自助医药等暖心服务,让他们有了温暖歇脚处,也使居民、商户、物业与新就业群体关系更加融洽。
志缘相通,携手共治 共绘宜居蓝图
小区汇聚了众多各领域专业人士,积极投身小区治理。建筑师、设计师为小区规划设计贡献智慧,教育工作者组织各类教育文化活动,医疗工作者提供健康服务等,全方位满足了居民对舒适美观居住环境、文化素养提升以及身体健康保障等多方面的需求。
2023年中秋举办的啤酒音乐节便是一个生动例证,业主罗滨作为深圳市交响乐团负责人,带领乐团倾情公演,深受邻居们喜爱。
目前,小区成立了业委会顾问团,搭建起议事协商平台,融合粤治美小区治理平台、“兰江山第业委会”公众号和小区物业智能管理三大信息化系统,运用“提、议、定、办、评”五字工作法,营造出共议“小区事”、共办“大家事”的良好氛围。
趣缘相投,温情共享 凝聚邻里情谊
小区以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为“磁石”,吸引众多有精神文化追求和组织情怀的居民。
◆组建起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近20个兴趣小组,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
◆组织开展“半山片区200公里接力跑”“百公里徒步”等社团活动、“千里长桌宴”“兰江情中秋喜乐宴”“邻里拼餐”等特色邻里活动,极大地增进了邻里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
◆充分发挥属地学校和“五老”志愿队作用,通过“校-家-社”联动,弘扬和传承优良家风。
小区逐步塑造了“先锋兰江”“运动兰江”“多彩兰江”“温暖兰江”“和谐兰江”“公益兰江”六大小区文化品牌。
“六化”协同驱动,不断增强小区治理“战斗力”
在治理过程中,小区不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着力构建制度体系化、主体多元化、责任单元化、议事民主化、阵地规范化、治理智慧化的小区治理体系。
坚决落实现代活力小区“七个一标准”,总结出了“三步工作法”等4个工作方法,制定了《小区管理规约》等7项工作制度,小区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均得到提升。
温暖、运动、多彩、和谐、公益、红色、美丽......这些关键词成为兰江山第小区的新形象也让小区迈向“住有宜居”。
(图片由福田区宣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