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园街道创新“小区达人”微治理,助力社区治理发展新路径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倪滔 文/图
2024-07-14 13:36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日前,桂园街道在社区治理的探索中不断创新,通过“小区达人”微治理新模式,激发社区治理的“一活春水”。

建立社区智库、培育达人共治队伍、联合辖区商户开展便民服务……日前,罗湖区桂园街道在社区治理的探索中不断创新,通过“小区达人”微治理新模式,激发社区治理的“一活春水”。

据了解,桂园街道通过建立社区智库,聚合社区基层资源,链接辖区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人才等多方力量,共同组建了服务传递、关系构建、治理优化、人文滋养和发展持续等服务团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如专场招募、入户走访、接访座谈等,挖掘了社区中有特殊技能或专业知识的居民,建立起378人的“小区达人”数据库,开展了562场便民服务,累计服务12000余人次,涵盖了科普活动、技能培训、文化辅导等多个领域。

“一社区四网格四特色”精细化服务模式

精细化治理,建立和谐社区。红村社区作为商住混合型社区,面临着公共场地资源紧缺、居民文化和收入水平差距大、小区自住率低、人口组成复杂等挑战。社区党委结合“一社区四网格四特色”的精细化社区服务模式,整合物业单位、党员、社区领袖、志愿者及居民代表,培育了一支30人的社区安全隐患排查、纠纷调处达人共治队伍,并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法律知识、调解技巧、防灾减灾、应急救助等基础技能,目前已开展设立诉求平台、安全风险排查等活动服务30余场。

“社区达人”微治理转变居民角色

发挥居民优势,共同推动社区发展。鹿丹村社区的退休老干部刘先生曾因对社区建设的不满而频繁投诉,被称为“投诉达人”。社区党委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社工团队深入走访,鼓励刘先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通过“社区达人”微治理新模式,刘先生担任“社区文化传承人”的角色,分享自己的深圳建设故事,并组织参与了社区各类节日庆典活动合唱表演20余场。同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老年人协会的帮助下,建立鹿丹村社区长青大学唐诗班和社区合唱队,实现了从“投诉达人”到“小区达人”的角色转变。

“小区达人”打造便民服务零距离

邻里互助,打造“幸福共同体”。老围社区是一个新旧融合、金融商贸为一体的社区。社区党委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小区达人”微自治新模式,整合辖区内发型工作室的高端发型设计总监,打造老围社区爱心义剪队。据了解,目前已联合辖区商户在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门口开展了“一推一剪都是爱”爱心义剪志愿便民服务近10场,服务300余人。

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加强人才支撑。桂园街道构建起服务资源多路链接、服务力量多方协同、服务品质专业精细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逐步将社会治理大课题转化为基层治理服务小突破,真正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 李依林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叶志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 通讯员 倪滔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