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之味|人文天地·南海潮

丁展
2024-11-27 10:30
摘要

四月芳菲,春意正浓,我的故乡在春风的轻抚下,悄然唤醒了沉睡的味蕾与心底的记忆。老辈人常言:“四月一大怪,不爱荤腥爱野菜”,在这自然的馈赠中,蕨菜以其独特的韵味,深深镌刻在我心间,成为一抹难以抹去的乡愁。

蕨菜,这被乡亲们亲切唤作“蕨萁”的野菜,自古便是餐桌上的佳肴。《诗经》中“陟彼南山,言采其蕨”的吟唱,仿佛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采集蕨菜、共享自然的纯真年代。而诗仙李白“昔在南阳城,唯餐独山蕨”的诗句,更是见证了蕨菜在历史长河中的受欢迎程度。四月春风起,蕨菜披上紫红外衣,如大地派遣的使者,静候每一位寻味者的到来。

孩提时,每当父母轻声呼唤“走,我们去采蕨萁咯!”我便满怀激动,紧随其后,踏上寻觅美味的旅程。山林间,我们穿梭于草木之间,我初次见识了蕨菜的模样——细长如筷,末端优雅卷曲,身披青绿或紫红外衣,宛如大自然的灵动音符,为我们的探险之旅增添了无限乐趣。

母亲以她那双巧手,亲自教我如何温柔地采摘这些自然的馈赠。这是一项需要细腻与专注的技艺,需小心翼翼,以指甲轻触其根部,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动,蕨菜便落入掌中。起初,我显得颇为笨拙,采下的蕨菜长短参差,甚至偶有不慎将其折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掌握了这门技艺,所采之蕨愈发修长且完好无损。

偶尔,表弟也会加入我们的行列,山林间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争抢与比赛成了那段时光最动人的注脚。我们穿梭于草木之间,为了一株更肥美、更修长的蕨菜而竞相追逐,偶尔的争执与碰撞,最终都化作了无邪的笑容。归途时,尽管手臂上留下细小伤痕,满身疲惫,但看到篮中满载的蕨菜,那份成就感与满足感足以驱散一切辛劳。

回到家中,母亲用这些新鲜的蕨菜烹制出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无论是与鲜嫩的肉片同炒,还是与酱干共烹,亦或是晒干制成干菜,蕨菜都能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我们的味蕾。尤其是那道蕨菜炒肉,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母亲巧手将蕨菜切成小段,与肉片一同翻炒,香气四溢,入口即化。那肉质的醇厚与蕨菜的清新在口腔中交织融合,形成了一种令人陶醉的美味。

岁月流转,生活日渐富足。大鱼大肉已不再是稀罕之物,但儿时那简单纯粹的蕨菜之味,却如刻印般留在记忆深处。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对家的依恋、对简单生活的怀念。蕨菜,这不起眼的野菜,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与力量,让我心生向往,难以忘怀。

如今,每当寒风又起,我总会想起那片山林、那些蕨菜、那段时光。它们如同一个个印记,深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那段与蕨菜相伴的时光,仿佛倒流一般,重新涌现在我的眼前,让我再次感受到了那份纯真与美好。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李璐 三审 甘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