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产业集群、园区、供应链、外贸、民生消费、专业市场、新业态、特殊群体……围绕一个个细分场景,鹏城普惠金融释放出巨大能量,润泽千企万户。
11月7日,第十八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专场活动“深化场景化服务 提升普惠金融质效”经验交流会在福田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充分展示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发展场景化普惠金融的工作成效。
本场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简称“深圳金融监管局”)指导,中共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和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支持,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和深圳市保险同业公会共同主办。200余位政府部门、监管部门、银行保险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活动。深圳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陈飞鸿出席活动并致辞。
监管政策持续发力:
深化“普惠+”场景融合,打造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样板
深圳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陈飞鸿介绍,深圳金融监管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金融监管总局工作要求,持续强化监管引领,做实做优普惠金融大文章。一是增量扩面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9月末,辖内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近4年年均增长28%;有贷户数132.2万户,达到2018年的4倍。深圳普惠贷款余额占到全国5.8%,规模稳居大中型城市首位。二是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小微企业信用贷、续贷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占比20%、14%和71%,较2018年分别提高9.0、9.0和5.6个百分点。三是综合融资成本逐年降低。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18年下降3.15个百分点。近4年累计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减免信贷相关费用超过10亿元。
深圳金融监管局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陈飞鸿致辞
虽然前期我市普惠金融发展良好,规模质量居前,但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和市场主体、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仍存在对接链条长、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为此,深圳金融监管局在今年出台《关于深化场景化服务 提升普惠金融质效的实施意见》,聚焦“20+8”产业集群、园区、供应链、外贸、民生消费、专业市场、新业态、特殊群体等八大细分场景,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完善工作机制,细化服务措施,设计适配产品,提供精准化服务。联合市中小企业局印发《关于大力推动“园区贷”的工作方案》,举办“园区贷”走进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活动,首批试点银行与产业园区完成签约并陆续落地业务。近期,深圳金融监管局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与深化场景化服务有机结合,与市发改委等部门强化联动,制定方案,推动构建市区两级专班,指导机构搭建内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确保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细。
陈飞鸿强调,深圳金融监管局将继续把场景化服务作为普惠金融大文章的重点,将“园区贷”经验复制到其他场景中,提升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供给。认真落实国务院以及金融监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部署,支持地方专班,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银行,指导行业统筹资源和力量,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及时、精准做好对接。
行业内外凝聚合力:
行业专家授课+外部平台解读,赋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普惠金融服务需求迫切。会上,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以“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普惠金融服务创新的成果与建议”为题进行演讲。据介绍,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主要模式包括:产品创新上,围绕普惠金融特点开发场景化应用,与核心企业、外部公司合作推出适配产品;科技创新上,运用新兴技术推动业务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提升服务质效;制度创新上,通过信用机制建立等方式支持普惠项目,优化内部业务系统。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做分享
当前,大湾区银行业普惠金融发展还面临前瞻性研究不足、新兴产业联动不足、跨境电商服务不足等挑战。曾圣钧建议,金融机构要探索契合市场需求的转型路径,包括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优化风险偏好与治理机制、鼓励重点区域创新;聚焦重点业务场景优化服务方案,加强与产业园区等联动;强化科技赋能,强化外部数据平台对接、提高信贷业务流程效率、用好生成式AI技术。
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亮做介绍
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以服务金融行业实际需求为导向,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深入服务深圳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副总经理李亮介绍了深圳征信在赋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上打造的三层产品体系:一是标准征信产品,打造5大类50余款产品,向银行提供服务方式多样、品类丰富的标准征信报告;二是模型决策产品,依托征信产品定制化服务能力提供风险偏好C2M定制;三是金融创新服务,依托“画像数据+信贷规则”,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打造深圳融资信用服务平台,48家银行、84款信贷产品完成上架,创新推出个体通、科技初创通、绿金通(降碳贷)、惠农贷等征信产品,并探索跨境征信合作,推动大湾区信用信息融合,服务企业跨境展业。下一步,深圳征信将充分参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银行保险机构笃行不怠:
聚焦细分场景精准服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近年来,深圳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实际,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细化场景化服务举措,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适配性和满意度。现场,4家银行机构和2家保险机构分享场景化普惠金融工作经验。
银行保险机构代表做分享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开发夸腾系统,推出线上+线下专属产品,加大对“20+8”产业集群金融支持;针对园区企业推出“惠如愿·园区贷”专属授信服务方案,实现园区+银行+担保公司三方风险共担、责任共管的合作模式;创新推出“个体深信贷”“深商贷”,支持民生消费服务领域等。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秉持“一核两驱三融合”策略,为个体工商户量身打造轻量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普惠商户贷”,通过“金融与科技融合”“融资与融商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优化各类服务,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痛点。
微众银行在“微业贷”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推出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的综合服务体系,探索“数字创投”“数字化企业服务”等非信贷服务,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延伸惠企服务,达成小微企业融资在效率、体验、规模上的“三升”和成本、风险上的“双降”。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深耕数字化普惠产品和服务,全新打造“智惠数”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即数“智”产品及权益服务、普“惠”专营服务体系、“数”字化应用能力,从产品创新、组织保障、数字赋能等维度,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扩面提质。
中国人寿深圳市分公司承保的普惠型商业健康险“深圳惠民保”,具有坚持政府指导、坚持普惠利民等特色。该公司积极参与产品的实施推广,未来将强化惠民保的政府指导属性,紧密衔接政府政策,不断强化普惠属性,提升市民的认知度和获得感。
国任保险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打造“深工守护”系列产品提供包括意外、重疾等全风险、全周期守护;首创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推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等;与大同市联合开展防贫救助责任保险项目;参与“沪业保”普惠保险产品研发和服务。
会后,银行保险机构与参会企业进行深入交流。
编辑 冯靖娴 二审 杨乔博 三审 丁庆林
读特热榜
1大湾区同日“上新”!广州“链”动全球,深圳“芯”系未来
2全球首个!新凯来旗下万里眼发布超高速智能示波器,测试效率提升百倍
3电子工程 EDA实现自主可控,新凯来旗下启云方首发两款工业软件
42026国考十大热门专业出炉!经济相关专业“霸榜”
5公司热点|终止重大交易,皇庭国际重组梦碎!痛失深圳皇庭广场陷退市危机
6“名山”齐聚湾芯展!观众挤爆新凯来展台,直击湾芯展“人气王”!
72025湾芯展迎来全球客商!在深圳零距离触摸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8官网订不到,私号敞开约,黄木岗网球中心疑被“黄牛”盯上,市民“订场难”如何解?
9填补高端电子设计相关空白!新凯来旗下启云方首次发布重磅软件
10极克雷达|微软发布MAI-Image-1:图像生成AI的新格局
IN视频
鹏友圈
#一起来逛深宠展#读特君送票啦!10月17日-19日,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以下简称“深宠展”)将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行,想带毛孩子打卡潮玩市集,解锁专属好物?快在本条动态下以“我要去深宠展打卡,因为可以······”的格式评论,读特君将从中挑选15名幸运用户,各送出深宠展门票一张! 【活动礼品】第14届深圳国际宠物展门票一张 【活动时间】即日起——10月16日中午12时 【温馨提示】中奖用户将收到读特短信,请您留意并及时填写相关信息。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两个吉祥物,分别命名为“喜洋洋”与“乐融融”。其寓意喜气洋洋、其乐融融、团圆和美,既贴合吉祥物的命名,也传递出团圆和美的氛围。你知道 “喜洋洋”与“乐融融”的动物原型是什么吗?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启幕。作为本次全运会的主要承办城市之一,深圳也将迎来多项重量级赛事。你知道以下哪些比赛项目会在深圳赛区举办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