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发展兴,人才强则发展强。
金秋时节,全国首设的深圳“人才日”来到了第八个年头。这座改革之城再次以城市之名、诚挚之心为人才喝彩、向人才致敬。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加速打造全球创新人才集聚高地,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圳为各类人才成长成才、发光发热提供干事创业的精彩舞台。近日宝安团区委联合辖区金融机构,开展宝安驻区央企青年发展委员会交流活动(第二期),来自金融、通信、新能源等行业的55名宝安驻区央企青年骨干参加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通讯员 钟林苑 摄
近悦远来
全方位培育引进用好人才
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含金量”人才队伍的支撑。
近年来,以沈向洋、薛其坤、毛军发、埃菲·杰曼诺夫、颜宁等为代表的顶尖科学家集聚特区、筑梦深圳。在近期发布的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深圳更是有数百位科学家和学者成功入选。
“一流人才”量级决定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上限。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解,深圳通过实施新一轮人才政策,创新构建面向创新高端人才的“引凤筑巢”机制,给予顶尖人才“顶级支持”。
去年,深圳制定出台《关于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问出身培养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不遗余力服务人才的基本理念,推出了30条含金量很高的人才政策,明确提出实施顶尖人才汇聚项目,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一事一议”引进全球顶尖人才,提供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揽子“政策包”。
“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相结合,为高端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构建生态:实施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做大海外人才增量。实施杰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对具有成长为大师和战略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提供最高2000万元长期稳定经费支持。引进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在深圳创办深圳科创学院,助力培育“独角兽”企业。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实施“技能菁英”培养计划,授权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持续深化双元制、订单式、学徒制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双提升……
一项项有力举措,让人才近悦远来,形成了天下英才聚鹏城的良好发展态势,深圳的人才金字塔塔尖更高、塔身更强、塔基更实。目前,深圳各类人才总量超698万人,高层次人才超2.6万人,留学回国人员超20万人。
双向奔赴
全面提升人才平台能级
重大科创平台,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战略支撑,也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磁场。
推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平台布局深圳,加快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高水平设置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等高校……目前,深圳有国家、省、市各级创新载体3800多家,着力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系统,为各类人才成长成才、发光发热提供干事创业的精彩舞台。
让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被誉为“中国硅谷”的深圳,聚焦高质量发展所需,紧扣产业发展和功能定位,畅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整体联动。
深圳出台意见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发展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项目200余个,培育出光峰科技、奥比中光、云天励飞等企业,人才优势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快速发展的产业,成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集聚的强磁场,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深圳创造性提出“楼上”创新、“楼下”创业模式,将实验室和孵化器放在同一栋楼,建立“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培育了一批与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初创期、种子期人才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持,首期基金已投31亿元,投资项目近200个。
深化改革
用心用情厚植人才沃土
重才、敬才、爱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深圳在制度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上下功夫,努力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服务,让人才创新创业无后顾之忧。
“纵观深圳人才发展史,人才开放贯穿始终,核心是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解除束缚在人才身上的‘枷锁’,全方位激活人才活力。”前不久,深圳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曾雪莲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深圳坚定不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全链条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聚焦人才评价“破四唯”,出台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等14家试点单位围绕6类科技人才构建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经理人制改革,赋予项目经理人项目选题、团队组织、经费分配、成果转化等权限,加强前沿探索和技术突破。
在前海,国际人才港建设稳步向前,吸引、孵化1.1万余名港澳台及国际人才、650余家创新创业团队筑梦前海、链接全球。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港两个园区编制联合政策包,建设国际协同创新区,推动河套成为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向往集聚的地方。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等,以特区法规确立“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
解除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深圳持续完善“鹏城优才卡”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经费支持、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一揽子政策服务。编印《深爱你 圳等你》人才综合资讯图书,以人才视角全景式展示深圳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建优建强国际人才街区,发布全国首个国际人才街区地方标准,营造宜居宜业宜创的良好城市氛围。
深爱人才,圳等您来。步入不惑之年的深圳,正努力建成天下英才向往之地和筑梦之城,人才的磁吸效应必将不断显现,人才创新创业动能必将更加澎湃。
编辑 李斌 审读 王雯 二审 杨渝嘉 三审 周国和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1月9日举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会徽以“繁荣、包容”为立意,撷取礼花绽放瞬间,由三朵花瓣交叠旋转形成图案,通过提取花朵外形和色彩,环绕花心螺旋围合一体,形成同心礼花,寓意粤港澳大湾区交融互通、活力无限,背靠祖国、绽放世界。 十五运会会徽图案由代表粤港澳三地的花瓣交叠旋转而成。
01:00观澜版画村:邂逅深圳的艺术田园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图为10月26日拍摄,在深圳这座繁华都市中,有一处宁静的艺术角落——龙华区观澜版画村。今日踏入这里,仿佛走进了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艺术世界。村子里错落有致的客家古建与现代版画艺术完美融合,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幅版画都诉说着独特的故事。漫步其间,感受着浓厚的艺术氛围,让人远离城市喧嚣,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据了解,观澜版画村是位于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由清乾隆年间的客家古村落大水田村改造而成,融合客家传统建筑与现代版画艺术,被誉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和“最具文化价值特色小镇”。#读特小记者#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