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深圳2023年存续商事主体达422.6万户,商事主体数量和创业密度稳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第一城”。而深圳一流的营商环境正是民营企业能够快速茁壮成长的沃土。正值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从代表委员那里,真切地了解到关于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和迭代升级的税收服务给深圳经济发展吹来的缕缕“春风”。
税惠红利是企业创新升级的助推器
202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从深圳市税务局了解到,目前,国家实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助力制造业民营企业快速升级,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斯比”)是一家从事高速高性能船艇及豪华游艇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的深圳本土企业。2023年,海斯比决定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将目标市场定位在更加广阔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和社会能源结构转型服务上,研究增加“移动浮岛+”业务线。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海斯比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黎明华告诉记者,“海斯比2023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约1400万元,有效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缓解资金压力,让我们能将更多的流动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人才引进、提升核心竞争力上。”
税收精细服务让企业体验感和获得感满满
“税收政策的鲜明导向和实打实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利于充分释放税收政策的激励效应,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华表示,“如何让企业准确地掌握国家政策,推动企业直达快享税费红利,让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办好企业,税务部门提供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发布了《关于接续推出和优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聚焦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盼,促进新出台的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更好落实落细。深圳税务部门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依托税收大数据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靶向定位民营企业涉税需求,推出“一户一档+税务管家+日常答疑”的专属服务,对企业诉求做到即问速办,解决企业实际经营困难,做好精细服务“加法”,为民营企业成长营造舒心“软环境”。同时,不断创新“智慧税务”服务模式,推出远程办、全城通办、业务无纸化、一次不用跑等便民服务,做好办税缴费“减法”,助力民营企业答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答卷”。
张春华说,“近年来,税务部门推出了‘远程办’‘政策找人’等服务举措,减少企业办税成本,促进税费政策直达快享,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体验感和获得感都很棒。”他介绍,企业将持续深化全球供应链服务能力,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效赋能、推动供应链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税收便民春风助力民营企业出海远航
外贸一直是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深圳进出口3.87万亿元,同比增长5.9%,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5%,规模连续31年居首位。这份不俗的“成绩单”,民营企业功不可没。深圳民营企业去年进出口2.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为65.7%,高出全国同期水平12.1个百分点。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不稳定等挑战的情况下,深圳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够“破浪前行”,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好政策的积极助力。2023年,深圳税务部门推出系列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税收服务举措“组合拳”,推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试点落地,推出出口退税免填报、函调白名单等“外贸退税13条”,发布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十大举措等,助力民营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奋楫前行。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国众联集团董事长黄西勤表示,“税务部门持续推出的更精细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突破了税收服务的一般管理服务范畴,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助于‘走出去’民营企业集中精力抓经营、促发展,逐步成为跨国经营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纤纤不觉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深圳税务部门将不断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将代表委员所思所盼变成税务部门所向所干,持续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听取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涉税需求,通过更精准的政策落地、更便捷的纳税服务、更优质的营商环境不断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以“税力量”换取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劲能量”。
编辑 王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张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