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民、新股民:股市有风险 已上“第一课”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张玮玮 记者 詹钰叶
2024-10-14 10:11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

中国商事主体第一端

摘要

总体来看“小白”们都比较淡定,有入市4天的新手表示自己准备“做时间的朋友”。

不少新基民、新股民赶在国庆假期里开户,并在近期进入市场。市场出现震荡后,有新手表示“被套了”“花钱买教训”。可能是“试水”的新手较多,总体来看“小白”们都比较淡定,有入市4天的新手表示自己准备“做时间的朋友”。

近来多家大型券商致信新股民,建议要有明确的投资目标,不要抱着“抢快钱”的心态入市。(CFP供图)

一位多年前开了户但从未进行股票交易的股民称,自己找回账号后赶在10月8日入场抢筹。“虽然一头雾水,但是8日一开盘我就‘瞎’买,我一直比较谨慎,都是100股、100股分次买,发现买进来的跌了就赶紧撤单。”他这次用了不到1万元“试水”,现在交了不到2000元的“学费”,表示正在纠结是“割肉”还是继续等待。这位股民表示“小白真的不能乱玩股票”。

有“小白”说自己赶在国庆节前夕开户,随后一口气关注了上百个投资账号,“多学多看总能搞明白股市”。国庆后首个交易日他定了闹钟,“跑步”冲进股市。“拿了小金库的钱,自认为是‘抢筹’买了十来只股票,但是被我朋友嘲笑好像在超市买菜。”他最新的一条状态是“小白勇闯股市第四天,我要做时间的朋友”。

或许是用闲钱“试水”的投资者较多,不少“小白”的心态很好。有新基民称“入市第一天就想跑路了,不明白这个基金的收益是怎么算的,但还是能看明白绿色负数是我亏了300多元”。另一位新手回复“昨天一看亏了8元,我赶紧把全部1000元的基金清仓了”。

有位用“私房钱”投入股市的新股民表示“已被套”。“买了20几只股票,每天都在盯盘、看消息,时不时听听‘老师’分析市场,比读书时候还认真。今天看了下账户,明白什么叫‘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也有亏损较多的“小白”称自己是“花钱买教训”,已经把炒股软件卸载了。

有意思的是,不少在“围城”外的“小白”跃跃欲试,在平台咨询“现在开户还来得及吗,免五是什么意思?”“现在能抄底什么股票?”“×××这只基金后面会涨吗?”“ETF怎么买”等问题。

在投资者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近来多家大型券商致信新入市的投资者,建议要有明确的投资目标,不要抱着“抢快钱”的心态入市,要做有纪律的投资,而不是情绪的投资;同时要做好资金规划,用闲钱投资,不要孤注一掷,不要让投资反噬生活。“五大券商集体喊话新股民”话题近期也上了热搜,给新股民“降温”。其中,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陈果给出了“三不要”建议:不要盲目追涨、不要不加选择地买入以及不要使用杠杆。“不要因为牛市来了,股票基本上都在涨停板,就持续加入,很多时候牛市有赚钱的机会,但也有波动、回撤,这个幅度可能不小,盲目地追涨很容易在一个相对的高位套牢。”

证券及法律界人士提醒:新股民需防范法律风险

近日,大量新股民“跑步入场”,对此,证券投资业界人士和专业律师受访时建议,新股民应理性投资,多了解证券投资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预防风险意识。

“从涉及股票投资的法律纠纷案例来看,新入市投资者常见风险包括:不做基本面分析就直接购买股票;盲目相信所谓的内幕消息来选股购股;合伙炒股导致损失责任难分;过度交易,不分析自身承受能力,不懂得何时获利退出,不能及时止损等等。”华商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郭峻珲律师表示,以往有股民抱持股价上涨的高期待,不仅借钱炒股,甚至利用银行贷款等加杠杆炒股,结果损失惨重、倾家荡产。新入市投资者需要注意,这样的行为不可取,更涉及违法。

一些新股民将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的“大V荐股”或炒股微信群视为获取股票投资信息、决定股票选择的重要来源。郭律师认为,网络“大V”单纯分享自己对于股市的观点并不必然违法违规,但若涉及发布“内幕消息”、委托炒股、销售“你不收益我不收费”的炒股课程等情况,则涉嫌违法。在网络上公开荐股则属于非法经营。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张蕾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江晓蚕

(作者: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张玮玮 记者 詹钰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