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A股大热使得投资者热情空前高涨,更吸引了大量新股民“跑步入场”,掀起一波开户热潮。“萌新”入市带来了更多生机活力,同时应注意到,不少新股民对股票投资规则和投资风险缺乏足够了解,甚至还有部分人是股市“小白”。对此,证券投资业界人士和专业律师受访时建议,新股民应理性投资,多了解证券投资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预防风险意识,勿盲目轻信违规的荐股炒股渠道。
“从涉及股票投资的法律纠纷案例来看,新入市投资者常见风险包括不做基本面分析就直接购买股票;盲目相信所谓的内幕消息来选股购股;合伙炒股导致损失责任难分;过度交易,不分析自身承受能力,不懂得何时获利退出,不能及时止损等。”华商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郭峻珲律师表示,以往有股民抱持股价上涨的高期待,不仅借钱炒股,甚至利用银行贷款等加杠杆炒股,结果损失惨重、倾家荡产。新入市投资者需要注意,这样的行为不可取,更涉及违法。
一些新股民将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的“大V荐股”或炒股微信群视为获取股票投资信息、决定股票选择的重要来源。这些荐股方式是否存在法律风险?郭律师认为,网络“大V”单纯分享自己对于股市的观点并不必然违法违规,但若涉及发布“内幕消息”、委托炒股、销售“你不收益我不收费”的炒股课程等情况,则涉嫌违法。如果涉及人数众多,还有可能因涉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而受到法律惩处。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微博大V因违规荐股被处罚的事件屡有发生,此外还有不法分子通过股市黑嘴、假冒App(网站)、场外配资、非法荐股、假冒仿冒券商等各种“陷阱”和“套路”诱骗投资者。司法机关和证监会已多次发出提醒,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必须经过依法批准才能实施,以营利为目的在网络上公开荐股属于非法经营。新股民应当向持牌的正规投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切勿轻信所谓的荐股专家。
连日来,中信、国信、平安、国投等多家券商通过微信公众号致信新入市投资者,普及股票投资专业知识,提示投资风险,强调“行稳致远”。证券行业资深从业者丘先生受访表示,证券公司有义务对消费者进行风险教育、开展风险评估和等级确认,许多券商开设了线上、线下的投资者教育培训课程。要获取“新手投资指南”,新股民可以参加证券公司开展的投教活动学习投资专业知识,通过券商发布的经济形势分析、行业研究报告等了解更多信息。丘先生还提醒,新入市投资者开户一定要通过规范的专业机构,同时尤需注意,个人股票账户借给他人使用是违法的,亲属之间借用也不可以。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作为证券专业资深律师,郭峻珲律师提示新股民,要想“避雷”,一定要多学习基本的股票投资知识和财经知识,从正规渠道了解信息,理性看待经济市场分析,不要听信小道消息,要讲求资产配置,学会控制欲望,尤其要提高自身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