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深研院引领AI法律研讨,共筑涉外法治新篇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2024-09-30 13: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28至29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以下简称“北大国法”)主办的“比较人工智能法律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行,吸引了全球法学界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

活动得到铸成律师事务所、德国EBS大学布莱特数字化和法律中心等协办机构以及南山区司法局、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权威单位的支持,积极响应了关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号召,更在AI迅猛发展背景下,为市民们揭开了AI与法律交织的神秘面纱。

会议合影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执行院长Mark Feldman致辞

铸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首席运营官秦健律师致辞

北大国法助理教授Gilad Abiri,北大法学院副教授戴昕,北大国法常驻学者、EBS法学院教授Emanuel V. Towfigh共同策划了这场学术盛宴。研讨会设置了八个专题,涵盖AI治理、责任、知识产权、市场转型、法律职业、内容审查等多个领域,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昕教授(左)和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常驻学者、EBS法学院教授Emanuel V. Towfigh(右)在研讨中。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Tania Sourdin教授(左)和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Gilad Abiri(右)。

在为期两天的研讨中,来自中、德、法、澳等国的顶尖学者与实务专家齐聚一堂,围绕AI治理、AI与责任、AI与知识产权、AI与市场转型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从跨国法和比较法的视角探讨了国家监管政策可能带来的超越国境的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实务圆桌讨论环节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AI相关法律问题提供了实务见解和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讨会紧密结合我国政府在AI治理方面的最新政策,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为相关企业“走出去”和AI创新应用场景提供了宝贵的法律支撑。同时,会议主题顺应全球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家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安全和健康发展,为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质量贡献学术与实务智慧,助力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商业秘密及行业重要数据。

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的广泛推广,涉外法治建设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法学界与AI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推动我国涉外法治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编辑 秦天 审读 匡彧 二审 王雯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