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集团高新中学蒋颖慧:平平淡淡做一辈子的“好老师”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2024-09-10 08:5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今做了14年班主任、15年级长,其实我一直在问自己:我是一名好老师吗?”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新中学的圆桌会议室里,蒋颖慧老师爽利地聊起了自己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了,一辈子都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她,笑称“真没啥光辉业绩,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可是,一提起她的孩子们,蒋老师的故事就像清泉一般从相册里、从青春的时光里、从每一间教室里,吹来秋实飘香的浓郁。

1996年蒋颖慧老师从内地一到深圳就进到了南外,“当时南外采用‘5+3’八年学制,学校创新发展的实验特色深深吸引了我。从一年级到八年级,我和孩子们一同成长,还记得上小学一年级第一节课,仅有初中经验的我上得汗流浃背,十分尴尬。是科组老师帮我磨课、备课,教我简笔画,是孩子们的信任,是校长的肯定,让我站稳了讲台。”校长一句“你是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孩子的好老师”,激励蒋颖慧一步步耕耘出自己的带班特色。

来深从教的第一个八年,蒋颖慧陪伴36个孩子从6岁到14岁、从童真到俊朗,她逐一走访班级的每一个家庭,和家长面谈超过500次;她也从初出茅庐的23岁走到了游刃有余的31岁。蒋颖慧的儿子刚满百天,产假还未结束,但孩子、家长都急切地需要她这个班主任,她安顿好家人和儿子就返回三尺讲台……2004年,这班孩子创造出超乎想象的奇迹:当年,南山全区考生全科A+5人,蒋颖慧班级就有三个;她带的班级数学成绩100% A,其中60% A+,全员考入重点高中。

这一年9月,作为南外集团高新中学前身,南外设立高新部,蒋颖慧成了这所新校的第一批开拓者。第一届孩子的成长,让她更为坚定地践行“一个也不能少”的教育思想,从此,她和学生约定“每天一小时”,20年如一日,听孩子们倾诉少年烦恼、懵懂喜爱、未来梦想……从自己班级到学科任教班级,再到全年级乃至跨年级,1000多个孩子、1000多个家庭,上千个小时交流,“蒋妈”成了孩子们青春年少的解语花、定心丸。

“你一定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悄悄话结束后,蒋颖慧会不时给孩子们写几张字条,那个有“歌唱家”梦想的女孩,在“全国寻找邓丽君”活动中脱颖而出,如今是一名大学老师了;一个常情绪失控的男孩,学会了用“绘画”让自己安静、独处,如今是一名设计师了;还有一个中考志愿犹豫不决的女生——周舟,她最终选择了南外高中,成了一名学在南外12年的“南外宝宝”,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南外执教,今年5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蒋颖慧相信,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她让自己成了那个传递幸运和梦想的人——她是孩子们的班主任,也成了班主任们的“班主任”——年级长。她带领8名刚毕业的研究生,启动区级课题“年级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组建“青年教师读书会”,率先在初中引入“导师制”……2014年高新中学386名毕业生,平均分604.8,那一届毕业生全员考入公立高中,“蒋妈”再次创造出中考神话。

职业生涯所剩无多,最后一届,蒋颖慧主动从年级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却有了一个新身份“学生辅导员”,做年级长助手,把“接力棒”交到新一代年轻教师的手中。作为退居幕后的“助手”,蒋颖慧依然是老师们的“班主任”、是孩子们的“蒋妈”。“30年的教育经验和成果,不能因我退休而被带走,它应该化作下一代人的铺路石,帮助年轻教师和孩子们,带着梦想走得更高、更远。”在蒋颖慧的工作清单上,是30年全勤、100%学生满意度、家长口碑班主任、社会口碑级长。每每提起她,大家都说“蒋老师是个好老师”,这一句简简单单的话,总能让她感到心满意足。

“我就是个再平凡不过的老师,可我带出了不平凡的教师、教出了不平凡的学生,这是我作为老师一辈子的骄傲。”此刻,蒋颖慧再简单不过的几句话,让这个平凡且伟大的教师节变得更加具象。

编辑 刘彦 审读 匡彧 二审 李璐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