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访谈|宋如郊:教育者要有仁爱之心

读特新闻记者 郑艳艳
2024-09-09 20:2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青年学生如果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念,那么他就有对自己将来职业和追求的准确定位,就能追求真正的幸福。

9月10日是全国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圳的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教育家精神?又如何以此为追求,在自身的教育工作中躬耕与践行?读特新闻记者对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校长宋如郊进行了专访,请他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就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建议、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以及家长和学生如何从容应对当下的社会环境等话题,谈谈他的看法。

寄语青年教师:读书、实践、反思

问:2024年,您带领学校第一年参加高考,取得了全校600分以上32人、特控率达到50%以上的成绩,相对于2021年学生的入口成绩,进步非常大。您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答:最关键的原因是我们的“三风”好,就是教风、学风和校风好。“三风”是有逻辑的,首先我们的教风好,这就带来了学风好,这两个风好了,校风才有可能好。也就是好教风,带来好学风,最后形成好校风。我们老师用几个词概括就是健康、质朴、纯粹。我们的老师群体强了,而我们的学生群体受影响也比他的同龄人强,到最后学校层面的管理服务、整个支持体系、运作效率也比较好,这样就把成绩给带出来了,学校的“加工能力”就强了。

问:回顾您的履历,29岁获评高级教师,35岁获评语文特级教师,先后参与或主导创办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深圳理工大学附属实验高级中学等5所优质学校。您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有什么建议?

答:我想有几个关键词,第一是读书。一个中青年教师想要成为好老师,成为优秀教师,甚至想成为名师的话,那么他一定是一个喜欢读书、善于读书的人。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实践,读书指导实践。第三个关键词就是反思。读书、实践、反思,它们会形成一个闭环。也就是说在读书基础上有了理论,去实践理论和在理论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怎么办?要反思出来新的结论新的领悟以后,再去读书,再去寻求更高层级的理论指导,然后再去实践再去反思,这样就是一个认识提高、循环往复的螺旋上升过程。

问:您觉得要多读些什么样的书?

答:一是共性的,比如教育大家的经典著作一定要读,那是底子。二是专业书籍要读。三是作为一个老师,知识要广博,别的专业书籍也要广泛涉猎。所以读书有精专的一方面,也有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的方面。实际上实践也是读书,读无字之书。

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教师要有仁爱之心

问:尊师重教一直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如何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和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中,并且能够最终留下来、沉下来,进而终身从教?

答:首先我们一直以来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不能丢,社会各界在这方面都要加强,多做工作。其次,对老师的待遇保障要提高,待遇保障好他们才有安全感。最后,就是要实实在在给教育行业减压。

问:您个人怎么理解教育家精神?

答:我觉得教育家精神是复杂丰富的,是多层面的和深刻的,所以它其实并不好界定。我个人认为,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和主动承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其次,是有仁爱之心,这应该是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之一,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个核心素养。最后,我认为作为一个教育者,就是要向教育家学习,继承教育家的一些精神品格,去争当新时代的教育家。

如何缓解焦虑:家长、学生都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幸福观

问:怎么看待当下的竞争环境?家长、孩子当如何自处?

答:家长的做法至关重要。家长要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知识基础,以及学习动力等都不一样,家长要实事求是,多和学校老师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长观,才能正确对待孩子“成长”这个大学问。

从孩子角度来说,建议同学们尽快了解自己的能力水平,探究自己在学习中的定位,不要和同学盲目攀比,要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尊重自己身体的接受程度和思想意识水平。要实事求是,科学用脑,可以多学习一些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青年学生如果树立了正确的成才观、成功观念,那么他就有对自己将来职业和追求的准确定位,就能追求真正的幸福。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郑艳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