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以下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相约在鹏城深圳,共同探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加快实现微短剧从‘次品→产品→作品→精品’的迭代升级”。
近两年来,广电总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中宣部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对网络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文艺形态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创作提升,行业上下多措并举、共同努力,微短剧行业生态日渐清朗,发展总体态势明显好转,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进入了转型迭代、提质升级的新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负面内容大幅减少,违规剧集直线下降;二是作品水平明显提升,一批优秀微短剧获得社会普遍认可;三是积极赋能千行百业,“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实现微短剧与文旅互惠双赢;四是有力拉动线上经济,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头部电商平台以及链家、美团等生活服务平台均积极布局发展微短剧;五是出现资源人才聚集效应,各类主体踊跃参与;六是高新技术加速应用,微短剧为AIGC提供了重要应用场景;七是海外市场稳定向好,全球用户稳中有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在这里我们要向所有关心支持微短剧的领导、嘉宾和业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微短剧距离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差距,在内容质量上,仍然参差不齐,“次品”不时冒头;在商业模式上,唯流量的“产品”思维一时难以扭转;在创作上,盗版侵权、收费不规范等问题突出,有价值和艺术追求的“作品”发展空间受限、利益受损;在传播效果上,出圈“精品”还不多,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微短剧到了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将亮明“规范治理与创作提升两手抓、两手硬抓”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带领行业矢志不渝走精品化之路。下面,我谈四方面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是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传播不良价值观的微短剧“次品”,坚决遏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两年来,广电管理部门实施“黑名单、黄名单、白名单”机制,持续强化对违规有害内容的监看处置,督导平台自查自纠,对违规内容、违规小程序或账号、违规小程序主体、小程序分发平台、内容制作主体等,及时严肃处置并通报。根据行业自查及第三方监测数据,市场中发现和处置违规微短剧的数量已经从半年前的单月200多部直线下降到如今的单月30余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尽管目前“次品”数量不大,但危害性极强,特别是小程序类微短剧是重灾区,低俗庸俗、色情擦边等“次品”不时出现,传播又很快,这会极大败坏整体向上向好的行业形象,对此必须严厉打击、毫不手软,而且要常抓不懈、一以贯之,坚决把违规作品打压下去,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去,不给“次品”发展空间。
二是大力推动平台“反哺”,让流量向好内容倾斜,坚决扭转买量投流的“产品”思维。去年,我们向全行业呼吁,横屏竖屏都要水平,要少念“生意经”、多念“创作经”,防范过度强调商业回报、过度依赖投流运营,减少忽视内涵品质的流水线微短剧。今年,广电总局指导重点平台出台“反哺”措施,通过现金补贴、流量扶持、商业服务等方式,引导市场分配机制由流量推广向内容创作倾斜,改变当前小程序微短剧利润分配倒挂的现象。我们还建立了投流动态监看机制,每周梳理主要平台微短剧投流情况,对投流热度较高的微短剧实施重点监看。目前,在监管升级和用户需求升级双重背景下,剧情人设套路化、题材故事同质化和粗制滥造的微短剧“产品”,其市场极度饱和、受众喜好度骤减,希望行业能够清醒面对,多一分创作信念、少一分商业心态,真正把资源投入到打造好作品上来。
三是建立健全管理机制,营造规范有序的创作环境,让微短剧回归“作品”属性。微短剧,归根到底是由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消费习惯催生的一种新影视形态。与其他影视形态一样,内容是微短剧的根基,“作品”是微短剧的根本特征,良好的“作品”形象和创作生态,是行业长久存在和繁荣发展的基础。这两年,我们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结合,坚持管源头、管内容、管机构、管行为、管人员“五管齐下”,出台了“分类分层审核”制度,出台了《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细则》,出台了《网络微短剧小程序管理办法》,构建起了微短剧管理的四梁八柱;我们还主动出题引导创作方向,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来学法”等创作计划,整个行业十分踊跃;我们还采取了打击盗版侵权、规范收费行为、指导行业协会组建专家队伍和加强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持续优化创作创新环境,共同维护公平有序健康的微短剧生态。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更加坚持创作初心,一大批用心、用情、用功策划制作的微短剧内容不断涌现,微短剧“作品”已经汇聚成为行业主流。
四是深化创作提升,加强有效引领,让“精品”理念在新赛道扎根。广电总局把打造精品微短剧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建立了重点选题规划前置指导机制,动态制订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重点目录,每季度对重点平台做一轮调度,每周精准指导一家平台。同时,将微短剧纳入总局精品扶持等工作机制,对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达到较高水准的微短剧,在资金帮扶、播出调控、宣传推广、文艺阅评、评奖评优等方面予以支持,树立行业标杆、增强发展信心。总局出台了丰富大屏21条举措,包括微短剧在内的网络视听精品开始进入大屏播出;包括网络微短剧在内的网络文艺,也在逐步纳入全国各类评奖参评范围。在我们倡导和支持下,目前已有13个省(区、市)出台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如上海设立每年5000万微短剧产业引导经费,推出“繁花”“优才”“出海”等一揽子扶持计划,浙江杭州余杭区设立2亿元网络微短剧发展资金和扶持政策“黄金十条”,北京启动“首亮微光”扶持计划,对单部微短剧的奖励资金最高达300万元,山东和粤港澳大湾区成立了微短剧影视产业基地,等等。这些都说明,微短剧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微短剧精品化之路越走越宽广、前景越来越广阔,一定会实现“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目标。
同志们,朋友们,加快实现微短剧从“次品→产品→作品→精品”的迭代升级,推动微短剧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任务艰巨而迫切,慢不得、也等不得,让我们鼓足干劲、乘势而上,齐心协力推动微短剧精品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推动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