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主创们与热情的观众合影留念
一部纪录侗族人文风情,讲述纯爱故事的电影《侗族大歌》11月14日在深圳举行了点映会。电影放映结束后,影片导演丑丑与本片监制及编剧江秀佳,携主演王嘉、伍宇娟、吴良锋出席深圳“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主创见面会,与观众分享影片台前幕后的爱与感动。
有观众观影后评价影片“淳朴真挚的爱情是一股清流,涤荡蒙尘的心”,也有观众表示看完影片后“想不忘初心的轰轰烈烈爱一场”。电影《侗族大歌》已于11月14日在贵州上映,并将于11月17日全国公映。
电影慢慢拍,故事慢慢讲
《侗族大歌》两位女主演王嘉及伍宇娟合影
《侗族大歌》两位女主演王嘉及伍宇娟在台上谈拍摄
电影《侗族大歌》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一段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侗族青年阿莲与千树以歌结缘、互相爱慕,但富家少爷那福也对阿莲情有独钟,三人经受着爱情与友情的煎熬,用六十载的相守与陪伴,诠释了世间平凡却刻骨铭心的真爱。现场有观众感叹,影片用真实的影像创作了一段传奇般的爱情,“我们常常感叹金岳霖与林徽因的爱情,殊不知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爱情。”
演员王嘉表示,自己拿到剧本的时候还疑问是否真有这样的感情,后来发现,这种情感专一的现象很普遍,并且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其实都是渴望这种专一的爱,“很多人会不理解这种感情,那福一生陪伴着心爱的女人,阿莲也一生守候着千树,她觉得千树一直都在,她不接受那福是因为她觉得她的爱人一直都在,她心里已容纳不下第二个人。”
身着优雅黑色礼服的王嘉身上有阿莲的气质。
《侗族大歌》阿莲扮演者王嘉在签名版前留影
王嘉坦言,最开始影片选定自己作为女主角时,内心颇有些忐忑,因为不确定自己是否能演好这样一个女孩,“人物比较复杂,有难度”,后来到拍摄地体验生活,亲自尝试耕地等农活,并学唱侗族大歌,自己逐渐找到信心。“我第一眼看到王嘉的时候,就认定她来演阿莲”,导演丑丑谈及选角的理由时表示,王嘉身上有阿莲的气质,“因为她骨子里有侗族女孩的韧性,又有热情奔放的韧劲,我觉得她就是阿莲的不二人选。”
《侗族大歌》的五位影片主创来到深圳和观众见面
从第一部电影《阿娜依》,第二部电影《云上太阳》,再到如今的《侗族大歌》,十几年的时间里,导演丑丑拍摄了三部电影,可谓是低产导演。“我希望我的每一部电影都有独一无二的品质”,丑丑说,“就像以前的爱很慢一样,我想慢慢地拍,虽然这样很艰难,但我希望自己拍的是有生命力的电影,看到电影的人都会有所触动。”
影片《侗族大歌》监制及编剧江秀佳讲述创作幕后故事
为了这个目的,这群电影人执著地“疯狂了6年”,从最初的采风、创作、筹备,再到拍摄、制作,一路坎坷但却步伐坚定。谈及《侗族大歌》拍摄的细节时,饰演那福母亲的伍宇娟回忆,剧组在贵州乡村的拍摄很不容易,身处偏远山村,当时演员们住在村民家中,要克服种种困难,“演员们累了一天,回去还不能洗澡,洗脸也很难,因为老乡家里的水不够用,在山村里,各种条件都比较艰苦。”
越是简单,越能直抵人心
电影在拍摄过程中,还得到了著名演员卢燕的无私帮助。“有次我在美国,去到卢燕老师家中拜访。无意间闲聊说起这个剧本,她看完之后,就问我,老年阿莲这个角色她可不可以演?我一下子愣了,我说当然可以。”丑丑说,“拍摄前,卢燕老师特别来到村寨里体验生活,她很喜欢这个寨子,她说,村寨里大自然的声音,让她感觉无比宁静。最后,卢燕老师片酬分文未取,她让我把钱投入电影制作中。”
《侗族大歌》三位主创
电影《侗族大歌》此前已在包括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加拿大维多利亚国际电影节、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国内外电影节上斩获诸多奖项。导演丑丑回忆说,在海外影展放映时,甚至出现过现场观众给电影节主席打电话,感谢电影节放映《侗族大歌》的“奇事”。“这是一部没有坏人的电影,里面所有的角色都是善良的,情节也不复杂。但有时候,越简单的东西,越能直抵人心。”
丑丑还谈到了电影名字,当记者反映,电影名字并不能让人联想到这是一部纯爱电影时,导演丑丑解释说,“电影的名字只能是《侗族大歌》。人的一生,就像一首歌。侗族大歌贯穿电影始终,音乐是影片的灵魂。”
《侗族大歌》导演丑丑在活动现场
编剧江秀佳也表示,电影中的歌曲基本都是原生态,“这些歌是我们用最笨的办法采集的,用手机录音录下侗族人的歌唱,却掉一些比较乡土音,再教演员们唱。”江秀佳说,“一般人都以为,侗族大歌最厉害的是多声部无伴奏合唱,其实真正厉害的侗族大歌是叙事性的,一个人唱,可以唱几天几夜。”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