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月租250元的小区停车场,费用突然上涨到800—1000元?近日,深圳市罗湖区湖景花园某业主向读特新闻客户端报料称,小区一停车场被开发商申请变更了类别,从住宅类变更为社会公共类。这意味着,小区停车场不仅要跟社会车辆共享,租金也翻倍上涨,这让业主们无法接受。
到底怎么回事?日前,读特新闻记者进行现场走访,了解事情原委。
小区停车场突然变成“社会公共类”
多名业主不满
湖景花园位于洪湖公园东侧,由深圳深国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曾用名:深圳市信托房地产开发公司、深圳信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于1995年3月建成。
公开信息显示,湖景花园共有3栋33层商住大厦、2栋8层住宅,现有居民749户,小区配套设施有小学1所、购物广场1个、停车场2个等。
记者了解到,2个停车场分别是洪湖小学地下车库和高层建筑架空层停车场,前者有180个车位,后者52个车位,为开发商早期售卖出去的私人车位或长租车位。此外,还有小区内部道路划出来的14个车位可用。
原本洪湖小学地下车库的标价牌。
本次引发争议的,正是前者——洪湖小学地下车库。
洪湖小学地下车库出入口。
洪湖小学地下车库内部情况。
据了解,今年1月,开发商以小区物业深圳市印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湖景花园管理处(曾用名:深圳市信拓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湖景花园管理处,以下简称“小区物业”)欠费为由,以诉讼方式解除了洪湖小学地下车库的租赁合同,并回收了该停车场的相关权限。
原以为只是开发商与小区物业之间的经济纠纷,没想到,今年7月24日,洪湖小学地下车库突然张贴了一张公告。公告显示:洪湖停车场将于2024年8月1日零时起正式运营,本停车场即日起面向社会办理洪湖停车场固定车位及停车月卡。落款为洪湖公共停车场。
“自始至终停车场都是小区配套设施,怎么突然就变更成社会公共类了?”湖景花园业主张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一旦这个停车场的180个停车位从小区中“剥离”出去,就意味着小区700多户业主,要去抢14个地面停车位。
业主杨先生抱有同样想法:“本来停车位就紧张,这样搞还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杨先生认为,每个月高达1000元的定价会给业主们带来压力,由此引发停车难的问题,未来小区的消防通道等可能都会被业主车辆占用。
业主林先生在1995年便入住该小区。他表示,当初在买房时,销售也表示洪湖小学地下车库为小区配套停车场。“家里有两辆车,三十年来都停在这个停车场。”
记者了解到,除了洪湖小学地下车库、湖景花园高层建筑架空层停车场和小区地面停车位,业主们还能把车停在小区配套的购物广场的商业停车场。但这部分商业停车场同样面对社会开放,业主需要与社会公众共享。
目前,为“保住”洪湖小学地下车库,该小区业主正向相关部门反映,对停车场类别变更、停车费上涨等问题进行申诉。
到底是谁的停车场?
价格谁说了算?
为什么停车场类别会从住宅类变更为社会公共类?停车场产权到底属于谁?为了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8月20日,读特新闻记者来到湖景花园小区,现场查看停车场具体情况。
在洪湖小学地下车库,记者看到,停车场入口的墙上附有该停车场收费标价牌,上方标明为洪湖停车场(社会公共类)。在收费标准处,则标明小车月卡停放800元/月,小车固定车位停放为1000元/月。
现场业主告诉读特新闻记者,早在1994年洪湖小学还未建设时,小学现在所处的位置在湖景花园小区红线范围内。因政府有小学建设需求,湖景花园有停车位需求,相关政府部门与湖景花园开发商协商后,重新划分红线,并由开发商建设学校及停车场。
业主提供的相关协议书显示,洪湖小学地下车库由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与开发商双方分配使用,其中开发商部分主要用于停放机动车辆。而深圳市罗湖03-02号片区[水贝地区]法定图则显示,洪湖小学地下车库所处位置用地性质为R大类(居住用地性质),区域为配套设施用地,并无资料显示该区域为S大类(社会停车场类用地)。
此外,有业主发现,早在2000年,开发商就曾尝试将地下车库的一部分转为商业用地,但未果。在2000年的一份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承办文件复函中,该局回应开发商的内容显示:你司关于洪湖小学底层架空层停车及杂务用房改商业用途的申请收悉,架空停车是根据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的配套设施。不能改为其他商业用途,故不同意该项申请。
那么,R大类区域的停车场是否能为“社会公共类”停车场?涉事开发商把R大类区域的停车场变更为“社会公共类”停车场是否违反相关规定?此前,市规自局曾答复业主:小学为居住小区级的公共设施,用地功能对应居住用地下的配套公共设施用地,不视为特定小区的配套。
此外,记者了解到,根据2018年发布的《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完善我市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政策的通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配套停车设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办学校以及政府全额或参与投资建设的公园、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青少年宫、音乐厅、书城等社会公共(公益)性单位配套停车设施,应实行政府定价。这也意味着,若认定洪湖小学地下车库为洪湖小学配套公共设施,则该停车场无法实行市场调节价。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2022年在互动交流频道发布的《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经营性停车场,费用上调是否需要备案?》,也对停车场定价进行了指引。其内容显示,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收费标准由停车场建设管理单位依据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依法自主制定并进行明码标价,不需要备案,其中住宅小区停车收费,按照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由业主大会依法确定。
(原)停车场许可证。
(现)停车场许可证。
也就是说,当洪湖小学地下车库是住宅类停车场时,定价由业主大会依法确定即可。但由于现在已经变更为社会公共类停车场,那么停车场建设管理单位,可依法自主制定并进行明码标价。
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洪湖小学地下车库原本是小区物业向开发商租赁的,因双方未能就租金达成一致,因此开发商将该停车场委托给新的物业公司管理。目前,该停车场已经移交,正处于过渡阶段。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的停车场营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已经张贴公示。
律师:建议相关部门共同搭建沟通协调平台,找到“最大公约数”
据了解,8月13日及8月22日,笋岗街道办曾组织两次协调会,市规自局、市运输局、街道办及业主代表等多方共同参与,但均未能达成共识。“后续我们准备向有关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张女士告诉读特新闻记者,业主们已将相关材料整理好,准备争取维护小区业主的权益。
该小区业委会主任吴女士则表示,业委会一直为小区业主争取停车位权益。但对于停车场归属权及变更停车场类别问题,她认为应以政府回应为准。“这事情由政府决定,权属如果不是我们的话,我们无权干涉。”
针对业主反映的情况,记者分别发函至各个相关单位及企业,截至发稿,未获正式答复。
对于洪湖小学地下车库归属权问题,长期关注房地产和物业管理法律问题的律师许怿滨告诉读特新闻记者,洪湖小学地下车库属于架空层,而“架空层”属于建筑专用词。近年来,法院在此类问题的判例中存在分歧。在深圳法院的判例中,有些案件判决架空层归属于开发商,有些判决则归属于全体业主。
他强调,纳入公摊面积以及计入容积率,均不能直接作为认定建筑物所有权归属的依据,架空层权属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考虑几个因素,包括一手购房合同是否存在不同约定或未约定、架空层在报规时作何用途等。”许怿滨表示。
因该事件既涉及政府监管,又涉及基础民生问题,还涉及历史遗留复杂问题,许律师建议,为了兼顾各方利益与诉求,争取以政府主管部门及街道主管部门共同搭建沟通协调平台的方式,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来妥善解决问题。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高灵灵
读特热榜
1哈啰单车用AI冒充人工客服?谁在让消费者大喊“转人工”? | 网事
2给充电宝烙上“安全码”!移动电源新规今起生效,企业:已提前行动
3出售洪水泡过的饮料?惠阳相关部门回应:责令改正 | 有料
480年,从胜利日回望抗战中的深圳烽火记忆!我们从未忘却……
5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开启公测,可实现空中360°自由视角拍摄
6中国台湾网红“馆长”被深圳机器人震撼:中国制造,世界第一!
7深圳最美夜景的硬核浪漫:全球最大飞天LED屏上演“飞天魔法”!
8关于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香港证监会及香港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
9在深体验自动驾驶,中国台湾网红“馆长”感叹:“这也太厉害了!”
10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修改,四部门负责人解读“K字签证”→
IN视频
鹏友圈
45载圳青春!用镜头捕捉深圳的活力与温度——不管是现代化天际线、山海连城的自然生态,还是深圳人的奋斗瞬间、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都能拍成大片参赛~ 报业 er 集合拍大片啦!深圳报业集团“光影跃动・全员视界”视频大赛第一季火热启动,不管是镜头小白还是拍摄达人,快来鹏友圈秀出你的创作力吧~ 【话题标签】#45载圳青春# 【参与时间】即日起至8月25日 【参与形式】个人赛/团队赛 【提交方式】在读特客户端“鹏友圈”带话题发布相关视频 【提交提示】在“鹏友圈”发布视频后,请保留高清原片,如若获奖还需收集进行后续展播。届时可将视频作品原片发送到指定邮箱:dutenews@163.com 请务必在鹏友圈文案/邮件标题中注明:【45载圳青春】或【报家生活秀】-[个人/团队]-[短视频/长视频]-[作品名称]-[作者/团队负责人姓名+部门] 【结果公布】8月26日颁奖礼揭晓,优秀作品还会在读特和新媒体大厦屏幕展播哦~ 别犹豫啦,拿起手机/相机开拍,让你的镜头故事被更多人看见!
07:43
#45载圳青春#[团队] - [长视频] - [微光成炬,爱在梅林] 这是一个关于老龄的故事,也是属于梅林街道的故事,林叔,一位初来深圳的“新深圳人”,带着牵挂,从远方来到女儿身边。他原本只想短暂陪伴,却在梅林的街头巷尾,遇见了意想不到的安心与温暖——适老化的社区设施,细致入微的居家服务,热热闹闹的老年课堂、邻里茶话、健康义诊……原来,这里不只是年轻人奋斗的热土,也是一座懂得倾听长者心声的城市。在一点一滴的关怀中,他看见了生活的温度,也读懂了城市的深情。于是,他决定留下,不只是为了女儿,更是因为,这里,也成了他的家。跟随林叔的脚步,我们看见梅林的温度,看见深圳的包容,也听见那句熟悉的承诺——“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这里,老了,也能幸福地留下。
01:18
#45载圳青春 45岁生日快乐,我的深圳!最想对你说……
00:12
#45载圳青春#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深圳市民中心广场上放风筝,他们手牵引线,风筝在头顶迎风飞,轻松又惬意。深圳市民中心不仅是深圳市政府的办公地,也是市民悠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开放包容,这里没有围墙,市民可以自由出入,是国内首例“没有围墙的政府”。
00:39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您还记得深圳当年的样子吗?您如果参与其中,不妨讲出您的青春故事,我们聆听。#45载圳青春#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