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承载国家战略使命,光明这片热土创新潮涌。光明区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核心承载区。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集中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集聚了50余支院士团队、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2700人、科研院所人才超7000人,人才总量超18万人,展现强劲“磁吸力”。
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光明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已形成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等500亿级产业集群,集聚百亿级企业9家、上市公司35家、国高企业215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11家、“小巨人”企业56家,将打造成为全市重要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3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上线2.0版。围绕光明科学城主攻方向,对标全市部署动态升级,光明区提出构建“3+3+1”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加快发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3个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超高清视频显示、高性能材料、智能传感器3个优势引领类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集群。

经济新支柱 优势引领产业集群聚能成势
今年上半年,光明区交出一张优异的经济答卷,地区生产总值768.7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8%。从各项指标来看,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向好向优。
近年来,光明区经济增速持续保持昂扬向上态势,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强力支撑。今年上半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2%,占GDP比重61.0%。这其中,光明优势引领类产业集群担纲“中流砥柱”。
集群规模已突破2000亿元大关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今年上半年产业增速达25.9%。产业龙头华星光电TV面板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第二,商显重点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二。
作为全国领先的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重要区域,光明区集聚了华星光电、三利谱科技、日东光学等规上工业企业367家,上市企业10家,百亿级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2家。
这一产业集群优势还在扩大,TCL华星配套产业园区在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是目前全市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体量最大的重大项目。项目预计于2027年底竣工,建成后将全部围绕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链布局。
作为光明区千亿级重点优势产业集群之一,高性能材料产业集群同样可圈可点,拥有贝特瑞、星源材质、新星轻合金等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439家。
光明区本土成长起来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军企业贝特瑞,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负极材料市占率已连续14年全球第一。当前,贝特瑞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扩建项目正加快推进设备进场,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奠定企业在高端负极材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今年7月,光明区智能传输及感知器件产业集群、电子材料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两个集群主导产品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大量创新性强且极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
近年来,光明区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企业加快集聚,企业数量达107家,拟意向落户超80家,已迅速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
目前,光明科学城已落地市级50亿元规模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牵手”全球领先智能传感器产业数字平台德融宝,正加快打造平方公里级明湖智谷智能传感新型产业社区。智能传感产业生态成势,成为光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样本。

培育新动能 战略重点类产业集群生机勃发
生命科学是光明科学城三大主攻方向之一,已形成科学与产业深度融合的科研经济新范式。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光明区重点培育和引进创新药、全新剂型及高端制剂等领域企业,其中规上企业32家,涌现出康泰生物、卫光生物、万和制药等一批龙头企业、明星企业。

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领域,光明制定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全链条培育壮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已集聚迈瑞、科曼医疗等14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光明区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突破500亿元,初步形成独具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经济圈层。
光明区已搭建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融资资金来源模式。目前,光明区引导基金中,超过7支子基金可覆盖投资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规模超过60亿元;规模2亿元的光明科学城种子基金已获批组建,均可赋能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
人工智能是当下世界最热领域。8月13日,深圳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区发布,光明科学城人工智能集聚区榜上有名,将以光明科学园片区、明湖智谷片区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为支撑,高水平建设国产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光明是全国少有的同时布局了智算和超算两个大设施的区域,科研、产业、政务等数据资产丰富,产业应用场景多样,依托科研、人才、产业叠加优势,光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据悉,目前,光明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达70多家,产值规模超600亿元。预估到2025年智能产业规模将达1400亿元。
未来新质感,瞄准产业新赛道乘势而上
7月14日,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在光明启动建设,将赋能深圳打造千亿级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界纷纷聚焦这一新崛起的合成生物产业创新高地。光明科学城在合成生物领域,已有全球首个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首个合成生物学院、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产业专项政策、全球最大合成生物学研究团队等,为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三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其中近80%的企业集中在光明区。截至目前,光明区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116家,总估值约320亿元,估值10亿元(含)以上企业10家,累计获得风险融资近30亿元,研发投入达10亿元。
自2021年出台全国首个合成生物产业政策以来,光明累计拨付扶持资金超亿元,惠及企业超120家(次)。在光明区委“跟党一起创新”工作推动下,成立了光明科学城合成生物等科技产业链党委,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
竞逐未来产业新赛道,光明区还在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前瞻布局,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设施、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落地了市级产业基金,优质企业总量超过60家,集群总估值达65亿元。
光明区谋划低空经济新业态,起草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光明凤凰城低空经济产业园成功入选深圳市首批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新型储能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技术、产品、模式和应用场景创新,全力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光明区超千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陈晨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11月9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赛事临近,无论你是投身运动热潮、感受竞技魅力,还是想为拼搏健儿传递心意,都不妨来鹏友圈,留下对“十五运”的专属祝福!带上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一同为运动健儿呐喊助威,为“十五运”热烈喝彩! 【本期话题】#我为十五运加油#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进入冲刺倒计时,想解锁超省心的观赛方式?赶紧打开“十五运全景魔方”(https://huodong.dutenews.com/H5/nationalGame/pc),一键解锁观赛全攻略!无论是赛事速递、赛程全览,还是购票指南、规则科普,都能在这里轻松找到!快到鹏友圈带话题晒出你的使用截图,和鹏友们分享专属观赛攻略吧! 【本期话题】#十五运观赛神器# 【活动礼品】读特积分、优质动态随机掉落深圳盒子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1月22日
01:00#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深圳,创新之城,活力之都,邀您共赴十五运之约 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以创新为魂,活力为韵,正张开双臂欢迎四方来客。在这里,高楼林立,平安金融中心直插云霄,深圳湾“春笋”展现滨海艺术魅力,市民中心如大鹏展翅,彰显行政心脏的活力。 深圳还是“千园之城”,1320座公园如绿色明珠镶嵌城市,大鹏半岛的碧海银沙与梧桐山的云海日出,让人流连忘返。漫步南头古城,千年文脉与现代文创交织;走进大芬油画村,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十五运会期间,深圳更添独特魅力。在宝安欢乐剧场等智能场馆,AR导航、AI机器人服务等前沿科技,让您体验未来之城的精彩。赛事之余,您可参与“全民全运”系列活动,在虹桥公园自由式小轮车赛场感受激情,在深圳湾畔的马拉松赛道尽览山海美景。 十一月的深圳,阳光与激情同在。让我们相约深圳,在十五运的青春礼花中,共赴一场创新与活力的盛宴!
01:11#十五运读特小记者推荐官# 亲爱的全国各地朋友们: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我的城市,那一定是“奔跑”。深圳,就像我们班那个永远充满奇思妙想的同学,永远在创造,永远向前。 站在莲花山顶俯瞰,你会看见这座城市的心跳——高楼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深南大道上车流如织。但深圳的魅力不止于此。周末的深圳湾,白鹭在红树林上空划出弧线,远处香港的青山若隐若现。科技园的深夜,大厦里依然亮着点点灯光,那是无数梦想在发光。 这里是大疆无人机起飞的地方,是腾讯QQ诞生的摇篮。走在华侨城创意园,旧厂房变身艺术空间,咖啡香混着油墨味;盐田港的巨轮鸣着汽笛,把“中国制造”送往世界每个角落。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梦想,把这里变成了家的模样。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看看这座“奇迹之城”。来感受创新的脉搏,看看科技与自然如何共舞,体会什么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座城市,会用它年轻的心跳告诉你:梦想,永远值得奔跑。 深圳准备好了,期待与你相遇!
00:06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黄金河出海口的海渔民工作风景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