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合成生物产业集群估值已超270亿元

读特融媒体记者 袁斯茹
2024-01-26 21:31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据悉,光明科学城按照规划共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即“9+11+2+2”,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所省重点实验室和2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

“诚致生物是做亚麻籽研发的,目前估值超过30亿元;赛桥生物研究细胞与基因治疗上游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目前估值已超过18亿元;还有唐颐控股专注细胞医疗与健康应用,估值已超过10亿元。”1月26日下午,“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最好结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深圳举行。光明区区长邱浩航分享了成果转化的最新成果。

据悉,光明科学城按照规划共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即“9+11+2+2”,包括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所省重点实验室和2所高水平研究型高校。去年,这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目前在建和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数量达到20个: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落户光明,去年顺利去筹成立,深圳医学科学院和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永久场地建设项目也已于去年底正式开工。

“在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邱浩航说。

首先,光明区不断探索完善“沿途下蛋”机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打通“最初一公里”。比如在合成生物领域,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和合成生物研究大科学装置,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解决基础科学问题,“楼下”打造产业空间、为初创企业提供拎包入住的孵化空间,极大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近三年全市新增的合成生物企业,有八成落户在光明。“目前我们整个合成生物产业集群估值已超过270亿元,未来还将催生千亿级产业市场。”邱浩航表示。

第二,全力促成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双向奔赴”。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已经和华润集团、GE医疗等龙头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围绕抗肿瘤药物研制、生物医学影像核心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在新材料领域,光明区正推动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联合三环电子,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绿色氢电产业链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攻关,努力在低成本绿色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去年,光明区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7.1%,其中企业投入90亿元,占比近九成。

第三,不断加强科技金融、人才、空间等配套服务支撑。目前光明科学城的“母基金+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专项资金”的科技金融体系初步形成,总规模达到325亿元。此外,光明科学城“人才高地计划”已正式推出,光明区正努力营造“住房无忧、教育无忧、生活无忧”的人才宜居环境。目前,光明区共有院士团队27支,是2022年的2.5倍;高层次人才2541人、博士3571人、科研院所人才6087人,分别是2018年的7倍、6倍和4.5倍。

“未来两年,光明区将释放产业用地1.05平方公里、产业空间400万平方米,充分满足产业化空间需求。”邱浩航说。

(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张蕾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万晖

(作者:读特融媒体记者 袁斯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