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深中通道开通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深中两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8月4日和8月10日下午,由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打造的“文博工坊”两次登上“海上彩虹号”邮轮,让游客在一睹“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风采的同时,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
“海上彩虹号”深中通道观光航线从机场码头出发后,依次途经深中通道的“东人工岛”“深中隧道”“西人工岛”“深中大桥”,游客可以在短时间内近距离、多角度欣赏深中通道的壮丽景观和深圳西海岸的迷人风光。
据介绍,“文博工坊”是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2024年推出的全新品牌活动,旨在搭建文博体验互动平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文博工坊”连续两期登上“海上彩虹号”,开展了以“桥见彩虹 打卡深中”为主题的专场活动,即“金龙彩扎技艺体验活动”、“非遗竹编技艺体验活动”。
活动从中山邀请到了彩扎(中山起湾金龙)第五代传承人杨达华,现场为游客朋友介绍彩扎工艺并手把手教授制作,“非遗竹编技艺体验”则为游客朋友定制了以深中通道为内容的竹编画,活动参与者可通过传统技艺制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据悉,今年以来,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博物馆聚焦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和打造文旅融合休闲新场景,五月份将“梦回伶仃洋——海上博游之宝安历史文化影像展”带上“海上彩虹号”游轮;深中通道开通以后,积极举办“飞跃伶仃洋 携手文化行——深(宝)中(港)青少年儿童研学交流活动”、“桥连东西 研途求知——中山青少儿宝安人文探索之旅”等活动。
此次将“文博工坊”搬上“海上彩虹号”邮轮,并邀请中山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让游客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伶仃洋上交相辉映。这都是博物馆尝试激活传统文化场景、释放文旅融合效应,促进深中两地文博非遗等领域互动与交流的新举措,更是探索“博物馆+”“非遗+”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宝安及更广范围内非遗工匠技艺以更广泛的传播、更灵活的手段积极融入湾区市民日常生活。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匡彧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