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名“新扶友”到任!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新一轮驻镇帮扶工作启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彭文蝶 桑晓 张敏 文/图
2024-08-06 21:3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6日,深圳市对口帮扶河源市驻镇帮镇扶村第二批工作队培训班开班,这是专为178名来自深圳各条战线的“新扶友”设计的“开学第一课”:讲解河源社情市况,回顾帮扶历程,明确任务目标。这标志着,深圳对口帮扶河源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进入第二轮:178名“新扶友”到任河源、接续战斗。

深河帮扶 久久为功

2013年,深圳与河源两市形成全面对口帮扶关系,2014年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下称深河指挥部)成立,从此,深圳对口帮扶河源进入长程接力赛道。深河指挥部干部三年一轮换,目前已经是第四轮。

2023年6月,第四轮深河指挥部成立,以产业共建、乡村振兴和民生帮扶为主要任务,从“对口帮扶”进入“帮扶协作”“双向奔赴”的新阶段。

在协助河源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2021年7月,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深圳选派了228名干部到河源5县44个乡镇,作为第一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回顾深河帮扶历史,河源是深圳支持力度最大、帮扶时间最长、派出干部最多,也是关系最密切、感情最为深厚的地区。这种长期稳定的接续帮扶,在河源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共建、民生帮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尤其是新一轮帮扶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深河指挥部结合河源各县(区)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抓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县级层面以产业共建助力壮大县域经济,镇级层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文旅产业,村级层面围绕宜居宜业打造新农村,同时深入开展民生帮扶,全力助推河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据介绍,在2023年度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中,市级层面“深圳—河源”获评“优秀”等次,县级层面“盐田区—东源县”“龙华区—紫金县”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深圳精品展销中心(河源)和助力“百千万工程”——龙华紫金教育对口帮扶委托办学改革项目均入选“2023年深圳市帮扶协作十大示范项目”;助推24款河源农产品入选深圳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6个案例入选“深圳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二十大典型案例,均位列深圳对口帮扶地区第一名。同时还推动深河农业合作招商推介会召开,助力河源成功举办油茶节,中国蝉茶交易中心揭牌运营。

“新扶友”要以河源为“第二故乡”

“‘新扶友’要迅速转变角色,把河源当做‘第二故乡’,把‘目标’刻在心上,把‘担当’作为自觉。”在当天的开班动员环节,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河源指挥部指挥长、河源市政府党组成员杨雷说。杨雷所表达的,是对新队员的期待,也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老扶友”们的经验之谈。

据介绍,今年深圳共派驻出178名干部前往河源,开展第二轮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其中,超过一半干部来自深圳各区和所属街道,其余来自市直单位和国企。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44支驻镇帮扶工作队中,42支工作队由4名队员组成,另外2支工作队各有5名队员。工作队队员均来自不同的单位,其中1人任队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178名干部中有35人是上一轮继续留任的干部,这种压茬交接,确保了驻镇帮扶连续不断档。

“作为留任队员,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充满期待和挑战。在之前帮扶工作的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东西,成长了很多。”来自深圳报业集团的老队员夏斌告诉记者,他受聘运营位于江东新区古竹镇的雅色党建培训中心,这是深圳报业集团对口帮扶雅色的项目之一,去年3月底,这个集艺术家培训、党建培训及民宿于一体的项目正式竣工并交付给雅色村,成为环越王山示范带的一大亮点,夏斌作为经营管理专业人士受聘协助运营该项目,同时对当地村民进行手把手的培训,“扶上马送一程”。

“希望再用一个三年,推动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来自深圳市盐田区水务局的徐新建也是老队员,新一轮他出任驻东源县双江镇帮扶工作队队长。他告诉记者,立足双江镇“万绿果乡、多彩双江”的发展定位,工作队将积极联系后方单位,努力导入各方公益力量及各类社会组织机构,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和文旅产业,推动双江状元瓜、阳光玫瑰、西施柚、沃柑、砂糖橘等优质农产品销往珠三角,力争进入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市场。

由于工作需要,来自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任驻紫金县苏区镇帮扶工作队队长秦观,以往每半年便会到紫金县苏区镇调研,走访慰问困难户。“发挥好‘无奋斗,不龙华’的精神文化,跑好驻镇帮扶‘接力赛’第二棒。”秦观表示,将结合乡镇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激活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每个周末至少要有一名同志留守河源。”深河指挥部社会民生和乡村振兴部部长曹小飞介绍,与以往一样,深河指挥部将继续实施市、县(区)、镇(乡)帮扶协作干部和支医支教团队一体化管理。并将通过严抓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内务规范、离河管理、值班值守、廉洁纪律等,节实加强帮扶协作干部的队伍管理,凝聚帮扶协作强大合力。

“新扶友” 领任务

“开学第一课”,市中共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社会科学专家刘培明,从古到今讲授了河源历史沿革与社会经济概况;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彭浩,以“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初心使命”为题,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省内帮扶协作处二级调研员洪纲,则就深圳对口帮扶工作概况及乡村振兴工作要求进行“传帮带”。

上课的同时,“班主任”敲黑板布置作业。

杨雷给“新扶友”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首先,全体帮扶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人口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二要充分依托深圳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利用河源的生态、土地、农业产业资源禀赋,谋划实施一批收益好、见效快、带富能力强的项目;要积极联系后方单位,努力导入各方公益力量,通过资金援助、实物捐献以及提供针对性专业服务等方式,为帮扶地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帮助;要更大力度开展消费帮扶,持续引导河源市的企业参加“圳品”申报,助力河源优质农产品深度“融湾”“融深”。

三要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对口帮扶协作的主战场、最前沿,与河源各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画出对口帮扶的“最大同心圆”。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彭文蝶 桑晓 张敏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