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双向合作和共赢发展,深圳多措并举支持对口地区高质量发展 | 推动高质量发展

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2024-07-25 17:46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截至目前,深圳和省内4市、23个县都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

7月25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全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举行。截至目前,深圳和省内4市、23个县都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深圳在大力支持对口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双向合作和共赢发展方面,都是怎么做的?发布会上,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党组成员、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阳卫国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是不断提升全面协作“含深度”。欧阳卫国表示,深圳坚持与对口地区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2023年以来共选派480余名干部常驻当地市县镇村,助力对口地区“百千万工程”。此外,更加注重增强对口地区内生动力,2023年以来联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近40场次,在深集中推介对口地区招商项目。

深圳同时积极输出深圳技术、深圳经验和深圳产品,在对口地区建立“菜篮子”基地16个,组织推动77个特色农产品获“圳品”评价认证,创建13个“深圳农场”,推动河源、汕尾等地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运营,引入华为、荣耀、比亚迪、大疆等67家深圳知名品牌入驻,截至目前销售额超1.3亿。在特色旅游线路推荐基础上,深圳还组织开展青少年研学计划,今年7月,300余名深圳青少年深河研学之旅在龙川启动。

二是不断强化资金使用“集约度”。为深入实践深圳特区带老区、先富帮后富的使命担当,2023年以来深圳共安排60余亿元财政资金投入帮扶协作,重点保障产业协作和民生实事。同时,高质量修订《深圳市帮扶协作资金管理办法》,坚持“集中资金投向产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鲜明导向,把75%以上的资金用于造血项目上,与对口地区共建了4个市级产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01家。此外,集中资金推进民生保障,广师大河源校区、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等一批重大援建项目持续发挥效用。深圳援建的深河人民医院、深汕中心医院、汕尾市中医医院极大地提升了河源、汕尾乃至整个粤北、粤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三是不断增强协作项目“效用度”。深圳坚持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累计推动产业协作项目53个,总投资近330亿元,带动了一大批的社会投资,充分发挥国企先锋作用,促成与汕尾合作的红海湾海上风电登陆深汕等一批亮点项目,与汕头市、潮州市合作实施充电桩基础设施、农业新品种等项目。在2023年度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工作考核中,深圳-河源、深圳-汕尾结对帮扶协作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

此外,深圳深入开展驻镇帮镇扶村、“6·30”助力乡村振兴、“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国家重点消费帮扶城市创建”等行动,重点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就业以及乡村建设补短板项目,助力对口地区打造精品示范村74个,结对帮扶的3个县(区)、8个镇、64个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助力对口帮扶协作的1市5县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考核“优秀”等次。

编辑 秦涵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