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肠道致胖菌!华大联合瑞金医院揭开了“长胖”的秘密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2024-07-22 15:28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罪魁祸首”之一:巨单胞菌

(剪辑 陈桥魁 实习生 许媛)

肠道是营养吸收和获取外界能量的主要场所,过度营养吸收将引发肥胖等代谢性疾病。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基因智惠医学研究院首次从大规模中国肥胖人群队列中筛选出潜在致胖菌——巨单胞菌,并揭示了其通过降解肠道肌醇、促进脂质吸收、导致肥胖发生的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国际著名期刊Cell Host & Microbe上。

截图自Cell Host & Microbe官网

据了解,过去针对肠道菌群引发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多聚焦于有益菌的减少,鉴定了多个改善宿主代谢的新一代益生菌,但针对肥胖富集菌的研究目前仍十分缺乏。特定肥胖富集菌是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人类肥胖发生仍不清楚。此外,遗传也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菌群和遗传对肥胖发生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也是令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首先对631例肥胖人群以及374例正常对照人群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巨单胞菌属Megamonas在肥胖人群中显著富集。研究团队将以上1005例样本聚类为三种肠型,即以Bacteroides、Prevotella、Megamonas为核心菌属的B、P、M肠型。其中,M肠型个体相较于其它肠型,展现出有更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肥胖比例。Megamonas属的三个物种也均与BMI、体重、腰围呈显著正相关,并且该结果在以色列人群队列中得到了验证,从而确立了巨单胞菌与肥胖表型的显著关联。

巨单胞菌(M肠型,M物种)与肥胖强正相关

为深入探究巨单胞菌在不同肥胖遗传风险背景人群中的影响,研究团队开展了进一步研究,并发现在低遗传风险人群中,肠道微生物紊乱程度更大,对肥胖发生的影响也更大。巨单胞菌对肥胖的影响呈现出与宿主遗传叠加的效应。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还深入论证了肠道微生物通过肌醇降解促进肠道脂质吸收与肥胖的机制。

文章共同第一作者、华大基因杨芳明博士表示:“该研究通过开展大规模中国肥胖人群肠道宏基因组与宿主基因组研究,揭示了肠道巨单胞菌与肥胖发生的强关联,并证明了巨单胞菌诱发肥胖的机制,可为肥胖的诊疗提供全新的靶标菌。”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瑞欣研究员、王计秋研究员、王卫庆教授和宁光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吴超博士研究生、洪洁教授、林惠彬博士研究生以及华大基因杨芳明博士、钟焕姿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本文图片由华大集团提供)

编辑 高原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张颖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