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时间已过半,纵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卷”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从“卷价格”“卷油耗”到“卷老板”,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从数据看,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销量达到494.4万辆,同比增长32%,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达到35.2%;从产业方向看,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上路通行试点以及“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推出,为智能汽车赛道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在大变革之下,如何进一步突破“内卷”,探寻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助力中国汽车崛起正在成为行业共识。
自主品牌销量攀升 全球化进程加速
近日,乘联会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品牌销量排行榜,榜单前五位中有4个是中国品牌,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其中,比亚迪稳居第一,其上半年累计销量达160.7万辆,同比增长28.46%,远超销量126.66 万辆位居第二的大众。
7月4日,比亚迪泰国工厂正式竣工并下线其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从比亚迪公布的6月销量数据看,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4.17万辆,同比增长35.2%,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
事实上,今年以来,比亚迪已经连续第4个月单月销量突破30万辆。“800万这个数字,标志着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表示,800万辆不仅仅是一个规模的概念,还是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这次比亚迪在泰国下线第800万辆新能源车,也代表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向,已逐步向‘国外生产、国外销售’转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这一成绩,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势头之强劲。4月,奇瑞宣布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自由贸易区建立完整的汽车制造基地;5月,哪吒汽车与印尼电动汽车制造商PTNETA Auto合作,开启了本地化生产;7月,广汽埃安泰国智能工厂正式竣工,旗下首款全球战略车型——第二代AION V全球同步下线。
另一边,比亚迪国际化战略正持续加速。上半年,比亚迪海外累计销量超20.3万辆,同比增长173.8%。6月,其乌兹别克斯坦工厂的首批量产新能源汽车宋PLUS DM-i冠军版正式下线。目前,比亚迪已进入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巴西、匈牙利、泰国等多个海外地区投资建厂,为中国制造擦亮“新名片”。
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智能化再启新程
新能源汽车产业再迎新进展。截至2024年6月,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426.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08.0万辆,占比超四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0.9万辆,新车渗透率提高到72.6%,其中6月当月的新车渗透率达77.4%,意味着深圳每100辆新上牌的汽车中约有77辆是新能源汽车,创历史单月最高。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从上半场的电动化,逐步向下半场的智能化过渡。不久前,全国9个联合体获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比亚迪和东潮出行入围;随后深圳再被列入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发展方向。
汽车行业是充分竞争的产业,产品和品牌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正如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所说,技术越卷越强、产品越卷越好、服务越卷越好、品质越卷越硬、出口越卷越多、市场占有率越卷越高,才能成就真正的世界品牌。“中国汽车行业在‘内卷’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越卷越强,越卷越好。”
放眼全球,2023年全球Top20的汽车集团排名.比亚迪首次代表中国品牌进入前10,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70年来的首个进入前10的中国品牌。上半年中国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中国品牌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和投入,让中国品牌的技术越卷越强。过去四年,中国主流汽车品牌的研发投入是四年之前的2.5倍。据公开数据显示,202年,比亚迪研发投入接近400亿元,长城、理想、蔚来的研发投入均超过100亿。随着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中国品牌形成以技术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崛起。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