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东莞早稻进入收割季

东莞+ 周桂清
2024-07-17 21:50
摘要

得益于良种良法,今年东莞早稻产量同比增收

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7月17日,厚街镇白濠休闲农业公园内,金黄色的稻穗迎着阳光掀起阵阵稻浪,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种粮大户姚雅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将一簇簇早稻尽收其中,十分钟左右,便完成了一亩稻田的收割。

“我们是从7月17日开始收割,投入了3台收割机2台运输机,预计三天内就可以完成厚街片区450亩水稻的收割任务。”姚雅说。姚雅是东莞种粮大户,曾获全国先进粮食生产者,今年他种植了1090亩水稻,通过引进万香丝苗、莉香占、华航香银针等优质水稻品种,全程机械化作业,连片的早稻已经成熟,颗颗金黄饱满的稻子挂满稻穗。

“得益于良种良法,早稻亩产平均可达850斤,同比增产5.5%,每亩田可多收50斤干谷。”姚雅如是说。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东莞早稻收割按下“快进键”。大片大片水稻被卷进机器,切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搅碎排出。仅十来分钟,一亩地就收割完成。随后,通过收割机的输送管道,把成熟饱满的稻谷卸载到车里,确保粒粒归仓。

近年来,东莞出台扶持粮食生产13条政策措施,种粮补贴标准翻了一番,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2022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市级种粮补贴政策,补贴标准增幅近一倍,水稻每亩每造补贴提高至500元。此外,将市级种粮大户(水稻)补贴调整为双季稻奖励补贴,对当年早造及晚造在同一个地块连续种植水稻的种粮农户,给予一次性奖励100元/亩。

今年,东莞选树一批粮食作物高产典型,集成示范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目前,全市有30个镇街种植水稻,并以优质、高产、高抗品种的丝苗米为主。如今,早造水稻已进入收割阶段,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收割,预计7月下旬,收割工作将基本完成。

(作者:周桂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