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安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迈向精细化,坚持高质量推进幸福家园建设。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础单元,住宅小区管理越有效,基层治理就越精细,社区细胞越活跃,城市活力就越充沛。但同时,部分住宅小区也面临着物业矛盾纠纷多,业委会运作不规范的新问题。
如何进一步破解住宅小区治理的难题?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主管的中央重点思想理论门户网站《人民论坛网》刊发了新安街道新乐社区党委书记蔡剑峰的署名文章《党建引领 共建幸福社区》,道出社区党委出实招破解治理难题的探索与思考。
《人民论坛网》刊发宝安社区书记署名文章
《党建引领 共建幸福社区》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新安街道新乐社区总面积2.51平方公里,辖宝城11区、37区、38区、N8区及N9区,总人口数44199人,社区中38区中南花园、新锦安雅园,金泓凯旋城都是住宅型小区。“现在,大多数物业小区成立了业委会,但业委会在小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良莠不齐。”蔡剑峰告诉记者,在实际工作中也收到部分居民反映业委会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两者都是在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除了业主主体意识、法治意识不强,参与小区治理的意愿不强等因素外,还有针对业委会监管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愈发完善,有效规范了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加强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记者了解到,目前,新乐社区党委出台了《新乐社区小区党支部“1+3+N”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社区党委赋予小区党组织监督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权限的通知》等文件,强化小区党支部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能力。
《党建引领 共建幸福社区》文中提出,还需从6个方面入手加强业委会监管。首先,要全面加强居民小区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提升支部组织力和服务能力,引导党员业主带头支持成立业委会,通过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形式了解业主对业委会委员的期望和要求,确保选举出具有责任心和能力的业委会成员。其次,要构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小区治理体系,完善社区党委领导下小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动”运行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研究和解决小区物业服务管理问题,推动小区共建共治共享。
同时,街道、社区要完善对业委会表决事项的审查机制,确保小区管理公开、透明,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小区治理体系,形成小区党组织、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形成现代化居民意识的业主公约;以及加强对业主的 宣传和教育,提高业主的法律意识和公民素质,共同维护小区和谐秩序,增强业主法治意识,引导业主积极参与业委会的监督和管理,共同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
通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提升居民小区治理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把居民小区建设成为组织健全、治理精细、邻里友善、党群关系密切、共建共治共享的品质生活空间和幸福美好家园。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金晶